中医古籍
  • 连理汤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连理汤处方

    理中汤加茯苓 黄连

    制法

    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

    治外受暑邪,内伤生冷,泄泻次数甚多,心烦口渴,肛门灼热,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沸汤点服,不拘时候。如中暑作渴,小便赤涩,每服1.5克,温开水调服。

    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医略六书》卷十九:连理汤处方

    白术3钱(炒),炮姜2钱,炙草1钱,川连1钱。

    功能主治

    温中清膈。主胃寒膈热,格食心烦,脉细数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白术培既伤之土,俾复健运之常,炮姜逐胃家之寒,得司熟腐之职,炙草和胃兼益中州之气,黄连清火专解膈间之热也。使热化寒消,则脾胃健旺,而纳化有权,清阳自奉,格食烦心无不并解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证治要诀类方》卷一:连理汤处方

    理中汤加茯苓、连。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脾胃虚寒,内蕴湿热,泻痢烦渴,吞酸腹胀,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

    本方改作丸剂,名“连理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症因脉治》卷二:连理汤处方

    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

    功能主治

    脾胃虚寒,湿热内蕴,寒热相搏,升降失常之呕吐酸水,顺逆,心痛,口糜,泄泻,腹胀者。

    用法用量

    《医略六书》本方用黄连八分(姜汁炒),人参一钱半,白术一钱半(炒),干姜一钱半(炮),炙草五分,水煎,去滓温服。本方改为丸剂,名“连理丸”(见《医学金针》)。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方中人参扶元补胃虚,干姜温胃散寒滞,白术健脾强胃,黄连清热凉膈,炙草缓中以益胃也。水煎温服,使胃气内充,则清阳敷布,而寒滞自化,升降如常,何呃逆之不痊乎。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更多中药材
  • 《普济方》卷三六○引《医方妙选》:保命散别名朱矾散(《片玉心书》卷五)。处方白矾7.5克(烧灰)马牙消15克(细研)朱砂7.5克(水飞)制法上药和匀研细。功能主治主小儿鹅口疮。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取白鹅粪,以水搅取汁,调涂舌上、颊内。未用药时......
  • 处方南香附1斤(第1次用童便浸,2次酒浸,3次盐水浸,4次醋浸。每次按春5、夏3、秋7、冬10日,取起晒干),官拣参1两5钱,川当归1两5钱,赤芍药1两5钱,白芍药1两5钱,香白芷1两5钱,川芎1两5钱,延胡索1两5钱,远志(去心)1两5钱......
  • 处方山大戟1分,丁香1分,大黄(炮)1分,不灰木(烧红放冷)1分,甘遂1分(以上先为细末),朱砂半两,水磨雄黄(并研细,水飞)半两,粉霜1钱,水银(用锡结砂子)1钱,巴豆(去皮心膜,不去油,研细)10个。制法上为末,用黄蜡4两,于银石器中溶......
  • 处方当归(炒)、芫花(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恶物不下。恶露纯水,脉紧涩者。用法用量《医略六书》本方用法:红花酒煎三钱,去滓温服。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产后饮积胞门,恶血亦化为水,而恶露所下纯水,故小腹疼痛,牵连脐腹焉。当归酒炒以养其......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保命龙虎丸处方白胶香(别研) 虎骨(酥炙) 黑牵牛(生) 乳香(别研) 地龙(去土.炒) 古文钱(火烧醋淬七次) 木鳖子(去壳.另研) 当归(洗焙) 川乌(炮.去皮脐) 没药(别研) 附子(炮.去皮脐) 巴戟(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