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当归煎

    《丹溪心法》卷五:当归煎处方

    黄连(炒)扁柏(酒蒸)黄柏(炒)各15克 香附(醋炒)白芍药 白术各30克 椿根皮60克(炒)白芷(烧存性)6克

    制法

    上药为末,粥糊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燥湿清热,疏肝解郁。主肝郁气滞,湿热下注,白带连绵,脉数。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汤下。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补。

    摘录《丹溪心法》卷五《济生》卷六:当归煎处方

    当归(去芦,酒浸)1两,赤芍药1两,牡蛎(火煅,取粉)1两,熟地黄(酒蒸,焙)1两,阿胶(锉,蛤粉炒成珠子)1两,白芍药1两,续断(酒浸)1两,地榆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室女,赤白不止,腹内疼痛,四肢烦疼,不欲饮食,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玉机微义》引作“当归煎丸”。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血亏挟滞,冲任不调,故腹痛而赤白带下,淫溢不已焉。熟地补血,以滋任脉;当归养血,以荣冲脉;赤芍活血化滞,地榆凉血涩血,续断续筋脉,牡蛎涩带下也。醋丸以收之,饮下以和之,使血气调和、则腹痛自退,而赤白带下无不自除矣。

    摘录《济生》卷六《普济方》卷三二七:当归煎处方

    四物汤加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去败血,生好血。主

    用法用量

    每两8-9丸,酒、水共半盏,煎汤同化调停下。如人行5里,再进1丸,以愈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七《圣惠》卷六十一:当归煎处方

    当归1两,没药3分,麝香半两(细研),乳香半两,桂心半两,朱砂半两(细研),黄耆3分,漏芦半两,自然铜半两,丁香半两,木香3分,芎半两,麒麟竭3分,槟榔半两,云母粉半两,沉香半两,甘草半两,白蔹半两,白芷半两,密陀僧半两,赤芍药3分,野驼脂3分,黄犬脂3分(两),生地黄半斤(绞取汁)。

    制法

    上除脂,并为末,银锅内,先用好酒5升,以慢火煎去2升,即下地黄汁,更煎渐浓,次入野驼脂,不住手以柳木蓖搅如膏,即下药末,更搅令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

    肠内生痈肿,令人心膈间气滞,急痛,肚热,呕逆,小便黄赤焮,腹表发肿,肠中夜间如汤沸声。

    用法用量

    每日空心、午时、晚间服1弹丸大,以甘草酒调下。外取涂贴患处,亦良。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宋氏女科》:当归煎处方

    当归(酒洗,浸)1两,牡蛎(火煅)1两,阿胶(炒)1两,白芍药(酒炒)1两,续断(酒浸)1两,地榆5钱,白茯苓1两,荆芥(炒黑)1两。

    制法

    上水煎服;或为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

    赤白带不止,腹内疼痛,四肢烦疼,不用饮食,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汤送下。

    摘录《宋氏女科》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杏仁(浸.去皮.尖.研),各七十个;黄蜡一两三钱,砒霜(研.入磁罐子.以赤石脂固封缝.盐泥固济.烧通赤.候泠取出)一两六钱,白胶香(研细)四钱,黄丹(炒)二两半,乳香(研)六钱半,朱砂(研飞)半两,木鳖子(烧......
  • 《袖珍》卷一:不二散处方人言1两(为末),飞面4两(与人言用水和软饼,锅内焙干为末),白扁豆末2两,细茶末2两。制法上同和匀。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钱,已前半日,用温茶调下,再用水荡下。注意忌酒、面、鱼等。摘录《袖珍》卷一《外科方外......
  • 《经验秘方》卷下:不二膏处方金石斛16两(去根,洗,切片),乳香4两8钱(去油),真川贝16两(去心,研),没药4两8钱(去油),明天麻6两8钱(洗,切片),甘草6两4钱(洗,切片),巴豆肉5两4钱(去油,研)。制法上用大麻油12斤,浸药数......
  • 《青囊秘传》:不二饮处方西丁1钱,靛花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结毒咽烂。用法用量凉水调服。摘录《青囊秘传》《古今医鉴》卷五:不二饮处方常山2钱,槟榔(雌1钱,雄1钱,尖锐者为雄,平秃者为雌),知母1钱5分,贝母1钱5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
  • 处方绿柳树根皮、川椒等分(炒燥,取净末4两),枯矾1两,全蝎5只(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风癣虫,坐板疥癞诸疮。用法用量猪板油调搽。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