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当归桂枝汤

    《幼幼集成》卷六:当归桂枝汤处方

    人参、当归身、正川芎、白芍药、炙黄耆、漂苍术、川黄柏、炙甘草。

    功能主治

    痘后血少,手足拘挛,不能转运。

    用法用量

    本方名当归桂枝汤,但方中无桂枝,疑脱。

    气虚肢冷,加附片;感冒风寒,以致筋骨痛,加羌活、防风;血气大虚者,加鹿茸、虎胫、淮牛膝。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当归桂枝汤处方

    当归3钱,桂枝8分,白芍1钱半(酒炒),甘草6分,煨姜2片,大枣3枚。

    功能主治

    孕妇寒多热少,脉弦浮涩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妊娠营气大虚,寒邪得以逗留经中,故寒多热少,不烦不渴焉。当归益营气之虚,白芍敛营中之血,桂枝温经散寒,炙草缓中益胃,煨姜温胃以散寒邪,大枣缓中以益脾元也。水煎温服,使营气内充,则寒邪不复留恋,而寒热之往来顿解,胎孕无不自安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片玉痘疹》卷十二:当归桂枝汤处方

    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洗)、黄耆(酒洗)、官桂、炙甘草、苍术、黄柏。

    功能主治

    补脾养血。主痘之后,血少不能养筋,或感风寒水湿,手足忽然拘挛,不能伸屈转运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气虚,加川乌、人参;如感风寒,以至骨节疼痛者,加羌活防风散治之。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更多中药材
  •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汤处方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气血,理脾胃。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汤处方西洋参1钱5分......
  • 来源方论吴昆《医方考》卷3:“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
  • 《中国药典》:八珍益母丸处方益母草200g 党参50g 白术(炒)50g 茯苓50g 甘草25g 当归100g 白芍(酒炒)50g 川芎50g 熟地黄10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
  •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十全丸处方益母草240克(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筛,为极细末)人参(饭上蒸)白术(饭上蒸)白茯苓(饭上蒸)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当归身(酒浸)60克 川芎1......
  •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八珍粉处方莲子肉320两,生白术40两,茯苓64两,芡实160两,山药160两,苡米160两,扁豆64两,党参(去芦)40两。制法上为细末,用白米面1600两,兑以上细料面64两,蒸熟晾干后,再研为细粉,兑白糖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