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银老梅

    《中药大辞典》:银老梅拼音注音Yín Lǎo Méi出处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银老梅茎、叶、花。秋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多岩石处或干燥的草坝。分布东北、华北以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原形态

    小灌木,高约1米。茎分枝成丛,老枝黄色,表皮通常脱落;嫩枝黑褐色,有微毛。叶为羽状复叶,小叶5片,倒卵形或椭圆形,有短尖,基部圆形,全缘,无小叶柄;总叶柄长0.5~1厘米;托叶膜质,先端丝状分叉,黄褐色。数花生于枝端,组成圆锥花序;花萼5片,卵形,先端尖;副萼5片,披针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数。瘦果坚果状。

    归经

    入脾、肾、膀胱经。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理气散寒,镇痛固齿,利尿消水,肠道防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擦患处。

    复方

    ①治风热牙痛,牙松动:银老梅茎叶,配石膏,白芷、华槲蕨,水煎服。

    ②固齿:银老梅花擦牙。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银老梅拼音注音Yín Lǎo Méi英文名stem or leaf of Dahurian Cinquefoil出处

    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银露梅的茎叶及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glabra Lodd.[P.glabrata Willd.;P.fruticosa L.var.mongolica Maxim.;Dasiphora davurica(Nestl.)Kom.et Klob.Ali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2200m的山坡草地、河谷岩石缝中、灌丛有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毕化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银露梅 灌木,高0.3-2m。茎皮纵向剥落。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被疏柔毛。叶为羽状复叶;托叶薄膜质,几无毛;小叶3-5,稀3小叶,上面1对小叶基部下延与轴汇合,叶柄被疏柔毛;小叶片椭圆形、倒卵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0.5-1.2cm,宽4-8m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几圆形,全缘,两面绿色。花两性,顶生单花或数朵,花西风细长;花直径1.5-2.5cm;萼片5,卵形,副萼片披针形、倒卵披针形,外面被疏柔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圆钝;花柱近基生,棒状,柱头扩大。瘦果表面被毛。花、果期6-11月。

    归经

    脾;肾;膀胱经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利水消胀。主风热牙痛;牙齿松动;胸腹胀满;水液停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擦患处。

    复方

    ①治风热牙痛,牙松动:银老梅茎叶,配石膏、白芷、华槲蕨,水煎服。②固齿:银老梅花擦牙。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臭山羊拼音注音Chòu Shān Yánɡ别名臭常山(《中国植物图鉴》),臭苗(《中国药植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贵州民间方药集》),和常山(《中药志》),大骚羊(《贵阳民间药草》),白胡椒、大素药(《贵州......
  • 别名和常山、胡椒树、日本常山来源芸香科臭常山属植物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以根、茎、叶入药。根、茎四季可采,晒干;叶夏秋采集,鲜用。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截疟,止痛,安神。用于风热感冒,风湿关节肿痛,胃......
  • 拼音注音Chòu Lǐ Zi别名老鸹眼、老乌眼。出处过去曾将《本经》所载鼠李考证为本品,然根据植物分布,《本经》等诸家本草所载鼠李并非本种,当为鼠李科植物冻绿 Rhamnus utilis Decne.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达乌里鼠李的......
  • 拼音注音Chòu Lǐ Pí别名鼠李皮。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达乌里鼠李Rhamnus davurica pall.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davurica Pall.采收和储藏:夏末采收,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
  • 《中药大辞典》:臭柏拼音注音Chòu Bǎi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叶、球果。春、夏采,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沙地、多石的干旱荒山和林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