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大金花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金花丸处方

    黄连、黄檗、黄芩、大黄,各等分。

    炮制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丸,新水下。

    备注

    加栀子减大黄名栀子金花丸。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宣明论》卷四:大金花丸别名

    金花丸、三黄泻心丸

    处方

    黄柏半两,黄芩半两,黄连半两,大黄半两。

    制法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中外诸热,寝汗咬牙,睡语惊悸,溺血淋闭,咳血衄血,瘦弱头痛,并骨蒸、肺痿、喘嗽。疹后痨,疹既收没,毒邪犹郁于肌肉间,昼夜发热,渐致发焦肤槁,羸瘦如柴,变成骨蒸痨瘵。

    用法用量

    金花丸(《杂病源流犀烛》卷二)、三黄泻心丸(《眼科全书》卷六)。

    摘录《宣明论》卷四明·《景岳全书》:大金花丸组成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大黄。

    用法

    上药各等分,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9克,每日2次。亦可用于煎剂,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

    清热泻火。

    主治

    中外诸热,淋秘溺血,嗽血衄血,头痛骨蒸,肺痿,或疔、疮、疖、痈等。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病症。

    方解

    为黄连解毒汤加大黄组成,方用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清泻三焦火热,大黄清热凉血解毒,使火热从下焦而泻。主要用于治疗三焦火郁热盛之证。临床应用以身热、烦躁、衄血、咯血、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凡热盛津伤之证慎用。

    方歌

    缺。

    摘录明·《景岳全书》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又治......
  • 《博育生女科.产后编》卷上:八味地黄丸处方山茱萸 山药 丹皮 云苓各24克 泽泻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黄耆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血块不落。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博育生女科.产后编》......
  • 处方八味地黄汤加生铁落。功能主治咳逆喘急。临床应用哮喘: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发寒天,每用桂附地黄汤及黑锡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铁落于八味汤中,一剂而愈。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三引《药性纂要》......
  • 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山药5钱,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川芎1两,肉桂1钱。功能主治补肾水以制火。主少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头疼,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倘加色欲则头岑岑而欲卧。用法用量水煎服。10剂后,去川芎,加白芍、......
  • 处方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功能主治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兼用坐药。摘录《汉药神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