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大茯苓丸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大茯苓丸处方

    白茯苓5斤(锉碎,甑中蒸1炊久,晒干,为末),白沙蜜3斤,柏脂7斤(静处作灶泥,大釜于上,加甑,取白茅锉令齐整,先人甑内衬,次安柏脂在上,釜内用石灰水蒸之令消,入釜中,去甑,接取釜内脂入冷水中,以扇扇之,两人对引之30过,复蒸,如前3遍,逐遍换釜中石灰水;取柏脂再入甑釜中,用醋浆水添深,又如上法蒸之3遍,逐遍换醋浆水;满3遍,又以好酒入釜中添深,如上法3遍,蒸炼了)。

    制法

    上药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轻身不老,明耳目,强力。主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酒送下,冬月温酒送下,饥者频服之,不饥为度;如饮酒不得,只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大茯苓丸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斤半,生干地黄(焙)4两,天门冬1斤(去心,焙),泽泻5两,胡麻1斗(炒作声),(1方无泽泻)。

    制法

    上药各为末,和令匀,蜜拌旋丸。

    功能主治

    轻身不老,明耳目,增强气力。主

    用法用量

    每服如鸡子大,每日5-6次,浆水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大茯苓丸处方

    白茯苓(炼成粉)2斤,云母(炼成粉)2斤,天门冬粉2斤,羊脂5斤,白沙蜜5斤,白蜡5斤,麻子油3斤,松脂(炼成者)10斤。

    制法

    上药入银器中,微火煎令匀,紫色乃止,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

    轻身不老,明耳目,强力。主

    用法用量

    日服3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大茯苓丸处方

    白茯苓(炼成粉)5两,柏叶(蒸熟,晒干,为末)5两,车前子(淘净,干)5两,地骨皮5两,大豆(炒,取黄)5两,蔓荆子(煮令苦味尽,晒干)5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轻身不老,明耳目,强力。主

    用法用量

    欲服时,隔夜食黍米粥令饱,次日服药200丸,酒或井华水送下。

    注意

    忌房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大茯苓丸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锉碎,水浸49日,每7日1易水,日足蒸1复时,却入水中安罗子内,以手缓缓挼去筋脉令净,澄,取出晒干,为末)1升,柏叶(采嫩枝上者,蒸令黄色,勿采道旁冢墓上者)1升,大麻子(水浸1宿,晒干,炒,才闻1两声即出之,以净砖两口磨取之)1升,车前子1升,粳米(炒)1升,大豆黄(炒令焦,取黄)1升,蔓荆子(水煮1复时,晒干)1升,地骨皮(去粗皮)1升,人参2升,地肤皮(蒸半炊久,晒干)2升,黍米(炒)半升,麦门冬(去心,焙)半升,茯神(去木)半升。

    制法

    上13味,捣罗11味为末,唯麦门冬、麻子仁熟捣极细,即和诸药令匀,炼蜜60两,绵滤净器中,令温,和搜诸药,更捣万杵为丸,如小酸枣大,盛净器中,其药永不坏。

    功能主治

    轻便四肢,聪明耳目,强健气力;久服补精髓,安魂魄,调荣卫,通神明,耐寒暑。主劳损,大风诸气。

    用法用量

    若明朝欲服,隔夜须先服黍米粥1杯,次日平旦服50丸,温青酒或粥饮送下,每日2次;若3日内腹中不安稳,更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大茯苓丸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斤,茯神(抱木者,去木)1斤,大枣桂(去粗皮)1斤,人参12两,白术12两,远志(去心,炒黄)12两,细辛(去苗叶)12两,石菖蒲(九节者,米泔浸3日,换泔,切,晒干)12两,甘草8两(水蘸,劈破,炙),干姜10两(炮裂)。

    制法

    上为末,炼蜜黄色,掠去沫,停冷,拌和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轻身不老,明耳目,强力。主曾食生菜果子,食冷水不消;五脏积聚气逆;心腹切痛,结气腹胀,吐逆不下食;羸瘦,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五脏积聚气逆,心腹切痛,结气腹胀,吐逆不下食,生姜汤送下;羸瘦、饮食无味、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大茯苓丸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斤,天门冬(去心,焙)1斤,枣肉30枚,麻子仁5斤。

    制法

    上药合和,于3硕米下蒸1炊久,合捣,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

    功能主治

    轻身不老,明耳目,强力。主

    用法用量

    早晨、近晚服1丸。渴即饮水。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更多中药材
  • 组成半夏一钱(10克)、秫米五钱(15克)。用法上二味,以流水600毫升,煮取360毫升,每次服180毫升,每日2次分服。功效化痰和胃。主治主治痰饮内阻,胃气不和,夜不得卧,舌苔白腻,脉弦滑。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眩晕等病症。1.失......
  •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方:半夏竹茹汤处方姜半夏12克,姜竹茹12克,旋复花12克,代赭石30克,广木香9克,公丁香6克,沉香曲9克,豆蔻9克,川楝子9克,川朴9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急性子15克,......
  • 处方半夏适量。制法研末。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法治疗鸡眼30余例,未见复发。用法用量敷于患部。用药前先洗净患处,剪(削)去鸡眼的角化组织,呈一凹面,放入半夏末,外贴胶布。经5~7天,鸡眼坏死脱落,生出新肉芽组织,再过数日即可痊愈。摘录《外治方......
  • 处方羚羊角(锉细末)钱半,薄荷钱半,羌活钱半,半夏(炙)钱半,白菊花5钱,川乌(炮)5钱,川芎5钱,防风5钱,车前子5钱,细辛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痰湿攻伤,绿风内障。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水2钟,煎1钟,去滓服,或荆芥汤下。摘......
  • 处方半夏1升(汤洗),母姜1斤,橘皮1斤,白术8两,桂心4两(一方有桑白皮1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虚寒喘鸣多饮,逆气呕吐。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温3服。注意忌羊肉、饧、桃李、雀肉、生葱。摘录《外台》卷十引《删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