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代抵当丸

    《证治准绳·类方》卷三:代抵当丸处方

    大黄(川产如锦纹者,去皮及黑心)120克 芒消30克(如欲稳,以玄明粉代)桃仁(麸炒黄,去皮、尖,另研如泥)60枚 当归尾 生地黄 穿山甲(蛤粉炒)各30克 桂9~15克

    制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活血逐瘀。主虚人蓄血。

    用法用量

    蓄血在上焦,丸如芥子大。每次1丸,临卧去枕仰卧,以津咽之,令停留喉下,搜逐膈上之瘀积;中焦食远,下焦空腹,俱梧桐子大,以百劳水煎汤下之。

    如血老成积,此药攻之不动,宜去桂、地,加广茂(醋浸透,焙干)30克、肉桂21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寒温条辨》卷四:代抵当丸处方

    大黄(酒洗)4两,芒消1两,穿山甲1两(蛤粉炒),夜明砂1两(淘,焙),莪术1两(醋焙),肉桂1两(去粗皮),当归尾(酒蒸)1两,红花(酒炒)7钱,桃仁(不去皮尖,生用另研)70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太阳表证仍在,随经痰热在里,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以热在下焦,小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生姜汤送下。

    各家论述

    代抵当汤丸,方出《准绳》,盖瘀蓄之血,攻之为难,仲景直用水蛭、蝱虫有毒之物,惟恐药不峻利,亦何待攻之不动而后加减乎?后人不敢用此毒物,故作此方以代之。原方生地黄用之无理,归尾必不可减,故于本方中减去生地1味,倍肉桂,加莪术、红花、夜明砂,用之殊觉有效。若温病蓄血,用此方去肉桂,加牡丹皮1两,牛膝1两,或止加干漆五钱。

    摘录《寒温条辨》卷四《医学心悟》卷三:代抵当丸处方

    生地1两,当归1两,赤芍1两,川芎7钱5分,五灵脂7钱5分,大黄(酒蒸)1两5钱。

    制法

    砂糖为丸。

    功能主治

    血淋。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开水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准绳·类方》卷三:代抵当丸别名

    代抵当汤丸

    处方

    大黄(川产如锦纹者,去皮及黑心)4两,芒消1两(如欲稳,以玄明粉代),桃仁(麸炒黄,去皮尖,另研如泥)6-10枚,当归尾1两,生地黄1两,穿山甲(蛤粉炒)1两,桂3钱或5钱。

    制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行瘀血。主蓄血。

    用法用量

    代抵当汤丸(《张氏医通》卷十六)。

    如血老成积,此药攻之不动,宜去归、地,加广茂(醋浸透,焙干)1两,肉桂7钱。

    各家论述

    用归、地者,欲下血而不损血耳,且引诸药至血分也;诸药皆犷悍,而欲以和济之也。

    摘录《准绳·类方》卷三
更多中药材
  • 《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肾丸”(见原书同卷)。大便溏者,加赤石脂。各家论述凡......
  • 《吴鞠通医案》卷三:安胃丸处方姜半夏8钱,川椒炭6钱,广皮5钱,云苓块6钱,乌梅肉4钱,生姜5钱。功能主治呕吐不食已久,六脉弦细而弱。用法用量甘澜水8茶杯,煮成3杯。分3次服。摘录《吴鞠通医案》卷三《卫生宝鉴》卷五:安胃丸处方白术5钱,干姜......
  • 处方陈皮、黄连、半夏、当归、贝母、枳实、麦冬、甘草、白术、白茯、苏梗、覆花、枇杷叶。功能主治胸膈有痰不宽,呕吐,如有碍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竹茹1团,水煎,食远服。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五......
  • 处方山楂1钱5分,槟榔1钱5分,草果1钱5分,藿香1钱5分,白豆蔻1钱5分,半夏(姜矾制)1钱,南星(泡过)1钱,厚朴1钱,苏梗1钱。功能主治饮食过多,一时不能g化,胃窄不能容,又挟寒邪于内,而致呕吐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0片,水煎服。摘录《......
  • 处方净苍术2两(用生姜2两,切作片子,一同捣烂,炒黄色),厚朴(去粗皮,同前治),小枣儿24个(去核,焙干),白术(去芦)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广术(煨,锉)半两,青皮(去白)半两,木香半两,藿香叶半两,泽泻半两,缩砂仁半两,槟榔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