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雌黄丸

    《圣惠》卷八十八:雌黄丸处方

    雌黄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麝香半分(细研),白头翁1分,徐长卿1分,羚羊角屑1分。

    制法

    上为末,以青羊脂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尸疰,及诸蛊魅,精气入心腹,使儿刺痛,黄瘦。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方出《圣惠》卷四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雌黄丸处方

    雌黄1分,雄黄2分,杏仁7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细末,以蟾酥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

    以灯心煎汤送下3丸,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圣济总录》卷六十五:雌黄丸处方

    雌黄半两(研),丹砂1钱,铅霜1钱,腻粉1钱(研)。

    制法

    上为细末,糯米粥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大人小儿呀呷嗽。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用蛤粉汤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圣济总录》卷九十六:雌黄丸处方

    雌黄(研如粉)1两半,干姜半两(锉,入盐4钱匕,同炒黄色)。

    制法

    上为末,用于蒸饼为末,入水内拌和捣熟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便滑数,肾消尿数。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加至2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幼幼新书》卷十六引茅先生方:雌黄丸处方

    雌黄(细研)、鸡内金(是鸡粪黄)、延胡索、半夏(生用)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用枣肉为丸。

    功能主治

    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7丸、10丸,用灯心汤吞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茅先生方《圣济总录》卷四十七:雌黄丸处方

    雌黄1分(研),甘草半分(生)。

    制法

    上为末,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胃反。呕吐不止,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

    用五叶草、糯米同煎汤,送下4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圣惠》卷二十二:雌黄丸处方

    雌黄1两(细研,炒令褐色),黄丹1两(炒令褐色),麝香1钱(细研)。

    制法

    上药相和,研令匀,用牛乳1升,慢火熬成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痫。欲发即精神不定,眼目不明,瘈疭恶声,嚼舌吐沫。

    用法用量

    每服7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博济》卷一:雌黄丸处方

    雌黄1两(用小瓷盒子内盛,上用不灰木末1钱,云母末1钱,蚯蚓粪1钱,水飞黄丹1钱,滴水和匀作饼子,盖头石脂(钅巢)口灰半碗,盖盒子上,用3斤炭烧。如不闻药香,未得住火,如闻药香,即住火为度,放冷取出,净去上面樻子药滓,令净,研细末,秤约及钱许,入下2味),马兜铃子(去皮)4钱,甘草4钱半。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以绵裹1丸,含化。

    摘录《博济》卷一《医心方》卷二十六引《灵奇方》:雌黄丸处方

    雌黄、白礜石、黑石脂各等分。

    制法

    上以白松脂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避热,夏可重衣。主

    用法用量

    每次吞5丸。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六引《灵奇方》《圣惠》卷三十六:雌黄丸处方

    雌黄1分(细研),蟾酥粉。

    制法

    上药相和,以瓷器盛,于饭甑内蒸一饮,熟久候冷,看得所,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口疮。多痰涎,久不愈。

    用法用量

    绵裹1丸,含咽津。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圣济总录》卷三十三:雌黄丸处方

    雌黄(研)1分,雄黄(研)1分,虎骨2两,羖羊角(镑)2两,龙骨1两,猬皮1两,空青半两(研),龟甲1两,樗鸡7枚,芎2两,真珠3两(研),鲮鲤甲1两。

    制法

    上为末,再同研匀,溶蜡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辟瘟疫,去百恶。主

    用法用量

    正旦户前烧1丸;男左女右,系1丸于臂上,遇时行亦依此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神曲 半夏 猪苓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湿热下注,小便白浊。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正传》卷六......
  • 处方半夏 白茯苓 熟苍术 厚朴 广皮 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化痰消饮。主治湿气伤脾,痰饮内停,呕吐清水,胸脘饱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处方半夏15克 茯苓块15克 川连3克 厚朴9克 通草24克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治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药,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处方人参2钱,陈皮2钱,黄耆1钱5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5分,白芷1钱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节。功能主治痈疡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此皆元气虚弱,失于补托所致。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录《疡科选粹》卷......
  • 处方蛤蚧2对(涂酥炙),人参6分,芸桔梗6分,知母6分,紫苏6分,猪牙皂角(酥炙)6分,甜葶苈(炒)6分,鳖甲8分(酥炙),槟榔6分,白前6分,柴胡8分,汉防己6分,杏仁(炒,去皮尖)6分,羚羊角(炒)6分,郁李仁(炒,去皮)6分,紫菀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