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沉香降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沉香降气汤处方

    香附(炒.去毛)四百两,沉香十八两半,缩砂仁四十八两,甘草一百二十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心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

    又治胃痹留饮,噫醋闻酸,胁下支结,常觉妨闷,及中寒咳逆,脾湿洞泄,两胁虚鸣,脐下撮痛,皆能治之。

    患脚气人;毒气上升,心腹坚满,肢体浮肿者,尤宜服之。

    常服开胃消痰,散壅思食。

    凌旦雾露,空心服食,去邪恶气,使无瘴疫。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沉香降气汤别名

    沉香降气散(《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

    香附(炒,去毛)12.5千克 沉香575克 缩砂仁1.5千克 甘草(炙)3.75千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降气宽中。主气机郁滞,胸膈痞塞,心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胃有留饮,噫醋吞酸,胁下支结,常觉妨闷;中寒呃逆,脾湿洞泄,两胁虚鸣,脐下撮痛;脚气病患者,毒气上升,心腹坚满,肢体浮肿者。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人盐少许,沸汤点服。早晨空腹时服,去邪恶气,使无瘴疫。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沉香降气汤别名

    沉香降气散

    处方

    香附子(炒,去毛)400两,沉香18两半,缩砂仁48两,甘草120两(爁)。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开胃消痰,散壅思食,通顺气血。主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胸脘痞闷,心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少腹胀痛。

    用法用量

    沉香降气散(《准绳·类方》卷二引《说约》)。本方改为丸剂,名“沉香降气丸”(见《丸散膏丹集成》)。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气逆于中,肝气不降,此眩晕之发于气逆焉,郁怒人多此。沉香降气以疏逆,香附调气以解郁、砂仁理气醒脾胃,甘草缓中和脾胃也,为散沸汤下,使逆气降而肝气平,则脾胃调而运化如常,何气逆眩晕之不已哉。

    摘录《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女科百问》卷上:沉香降气汤处方

    乌药、沉香、香附、甘草、砂仁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顺气道,通血脉。主腹中瘕癖,上下无定,游走攻刺;及忧思传脾之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盐汤调下。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净苍术2两(用生姜2两,切作片子,一同捣烂,炒黄色),厚朴(去粗皮,同前治),小枣儿24个(去核,焙干),白术(去芦)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广术(煨,锉)半两,青皮(去白)半两,木香半两,藿香叶半两,泽泻半两,缩砂仁半两,槟榔半两,......
  • 处方白术1钱,陈皮7分,砂仁5分,茯苓1钱,当归身8分,藿香3分。功能主治养血安胎。主妇人见食不喜食,或恶心而吐,或体倦欲卧,虽体质平常,孕脉不现。用法用量加老姜1片,炒米2钱,水煎服。如恶心而吐痰者,加制半夏5分。摘录《产科心法》卷上......
  • 《杏苑生春》卷四:安胃散处方茯苓 白术 车前子各3克 五味子1.5克 乌梅1枚 粟壳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下痢脓血相杂,腹中窘痛,里急后重,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摘录《杏苑生春》卷四《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指南方》:安胃......
  • 《脾胃论》卷下:安胃汤处方黄连(拣尽,去须)五味子(去子)乌梅(去核)生甘草各1.5克 熟甘草0.9克 升麻梢0.6克功能主治汗出过多,致半身不遂,偏风痿痹。用法用量上药哎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 处方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功能主治安胃,宁痛、散结。主气滞阻络。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袁正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