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冲和散

    《百一选方》卷七:冲和散别名

    苍荆散(《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

    苍术1.8千克 荆芥穗900克 甘草375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主外感风寒挟湿,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伸欠泪出,气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滞,饮食不入。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热服,不计时候;药滓再煎。

    摘录《百一选方》卷七《圣济总录》卷一六九:冲和散别名

    败毒散

    处方

    白药子1分,甘草(炙)1分,雄黄1钱(醋淬)。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退热解躁。主小儿斑痘疮。

    用法用量

    败毒散(《普济方》卷四○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百一》卷七:冲和散别名

    苍荆散

    处方

    苍术60两,荆芥穗30两,甘草12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寒温不节,将摄失宜,或乍暖脱衣,盛热饮冷,或坐卧当风,居处暴露,风雨行路,冲冒霜冷,凌晨早出,呼吸冷气,或久晴暴暖,忽变阴寒,久雨积寒,致生阴湿。使人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伸欠泪出,气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滞,饮食不入。伤风、觉劳倦。

    用法用量

    苍荆散(《医学入门》卷八)。《医学入门》本方用苍术、荆芥各等分,甘草减半。

    摘录《百一》卷七《喉舌备要》:冲和散处方

    荆皮1两,独活5钱,赤芍5钱,白芷3钱,南星1钱半,半夏1钱半,南木香2钱,菖蒲2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咽喉病属阴证者。

    用法用量

    调白酒敷。

    摘录《喉舌备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冲和散处方

    紫荆皮5两(炒),独活3两(炒),赤豆2两(炒),白芷1两(生研),石菖蒲1两(生研)。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主痈疽初起,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

    以葱头煎浓汤,或用温酒,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更多中药材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别名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制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
  • 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上等分。炮制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治心腹一切倂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
  • 处方半夏、紫苏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加蛤粉、神曲、蜘壳灰各等分,为末,以桃仁泥5钱,瓜蒌瓤1枚为丸。功能主治夏月无汗成久嗽病。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半苏散,与剂型不符,据《医部全录》改。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一......
  • 处方神曲 半夏 猪苓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湿热下注,小便白浊。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正传》卷六......
  • 处方半夏 白茯苓 熟苍术 厚朴 广皮 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化痰消饮。主治湿气伤脾,痰饮内停,呕吐清水,胸脘饱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