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碧云膏

    《圣惠》卷三十二:碧云膏处方

    腊月猪脂5两(炮,去滓),铜绿1两(细研),腻粉半两。

    制法

    将药盛油瓷瓶内,以篦子搅令匀后,冷凝结为膏。

    功能主治

    眼赤烂。

    用法用量

    每用先以热盐浆水洗眼后,涂1大豆许于赤烂处,日3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圣济总录》卷一三二:碧云膏处方

    石绿(研)不以多少,乳香(研)半钱,麒麟竭(研)半钱,没药(研)半钱,腻粉2钱匕,黄蜡3两,松脂1两。

    制法

    先将石绿细研,次下乳香、麒麟竭、没药、腻粉同研细,用瓷碗火上化黄蜡如油,次入松脂,亦化为油,入少熟油,用柳枝搅,滴在水上,硬软得所,次入前药末,以柳篦子搅,看颜色深浅得所为度,绵虑过,瓷器中收,于软帛上摊。

    功能主治

    一切恶疮,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贴患处,日2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本草纲目》卷五十引张三丰方:碧云膏处方

    羯羊胆(腊月取)10余枚。

    制法

    上以蜜装满,纸套笼住,悬檐下,待霜出扫下。

    功能主治

    烂弦风,赤眼流泪,不可近光,及一切暴赤目疾。

    用法用量

    点之。

    摘录《本草纲目》卷五十引张三丰方《眼科全书》卷六:碧云膏处方

    铜青5分,轻粉3分,麝香1分,黄丹1钱。

    制法

    上研末,加炼蜜1两和前药末为膏。

    功能主治

    云翳。

    用法用量

    点眼。

    摘录《眼科全书》卷六《医统》卷六十一:碧云膏处方

    铅粉1两,铜绿1两,乳香1钱,没药1钱,冰片1分。

    制法

    上为细末,大黄熬膏作锭子用,晒干。

    功能主治

    倒睫及肿烂弦风。

    用法用量

    用时以井水磨下,新笔涂眼四周,不得入目。

    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人参半两,白茯苓半两,白茯神半两,酸枣仁半两(酒浸,隔纸炒),当归半两,远志半两,柏子仁半两,琥珀半两,乳香2钱半,石菖蒲2钱半,朱砂2钱半。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气血虚,梦中多惊。用法用量每次30丸,食后以白汤送下......
  • 《济阳纲目》卷四十六:安志膏处方辰砂(研)7钱半,酸枣仁(炒)7钱半,人参7钱半,茯神(去木)7钱半,琥珀7钱半,滴乳香(研)1钱。制法上为末,和匀。功能主治妇人因去血过多,心神不安,言语不常,不得睡卧。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浓煎灯心、大枣......
  • 《普济方》卷二二○:安息丸处方附子2个(重6钱,以火炮裂,去皮脐),胡芦巴(洗淘净)2两,白茯苓(去皮)2两,安息香(酒洗化下,滓酒浸作糊丸药)2两,桃仁(麸炒,去皮)2两,苁蓉(酒浸,切,焙)2两,木香2两。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安息活血丹处方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安息香(捣碎.入好酒研.澄去渣.银器内慢火熬成膏)、柏子仁(炒)、山茱萸(去核)、延胡索桃仁(去皮.尖.麸炒微黄色)、虎杖、当归、杜仲(去粗皮.炒)、附子(炮.去皮.脐......
  • 处方安息香半钱,花乳石(火煅红)半钱,血竭半钱,乳香半钱,麝香减半。制法上为细末,用蜡少许,入麻油些小同熔开,将药捻作米粒大。功能主治漏疮脓水不绝,骨中疼痛。用法用量看疮口大小深浅入药于疮孔中,以满为度;药透内,从内生肉,1-2日退出1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