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绿柴

    拼音注音Yào Lǜ Chái英文名root-bark of Glossy Buckthorn, root-bark of Alder Buckthorn出处

    始载于《叶三多生药学》。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欧鼠李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frangula L.[Frangula alnus(L.)Mill.]

    采收和储藏:春末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缘、河岸或湖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北部。

    原形态

    欧鼠李,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m。小枝紫褐色,被疏短柔毛。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2cm,被短柔毛,后脱落;叶片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1cm,宽3-6cm,先端急狭成短渭尖或圆形,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先毛,背面淡绿色,沿脉被疏短柔毛。花单生,或2至数朵簇生于叶腋,两性;萼片5,内面顶端喙状突起;花瓣5,圆形,先端微凹;花盘薄,杯状;子房球形,2室,花柱分裂,柱头先端微凹。核果球形,直径6-8mm,成熟时红色,后变紫黑色,具2个分核,每核有1颗种子;果梗长达1cm。种子无沟。花期4-7月,果期6-9月。

    化学成分

    含欧鼠李碱(frangunine)及异欧鼠李碱(frangulanime)。欧鼠李甙 A(frangulin A)、欧鼠李甙B(frangulin B)及葡萄糖欧鼠李甙(glucofrangulin)等。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润肠通便。主习惯性便秘;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树皮:有缓泻的功能。用于习惯性便秘,腹痛。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ūn Shù Huā别名椿花、椿芽树花、春尖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ona sinensis(A.Juss.)Roem.[Cedrel......
  • 《中药大辞典》:椿白皮拼音注音Chūn Bái Pí别名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季水分充足时最易剥离。干皮可径从树上剥下;根皮须先将树根挖出,......
  • 拼音注音Chūn Pí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英文名CORTEX AILANTHI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性状......
  • 《中药大辞典》:楮叶拼音注音Chǔ Yè别名构叶(《子母秘录》),谷树叶(《简便单方》),酱黄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叶。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有机酸、鞣质。性味甘,凉。①《别录》:“味甘,无毒。“②《日华......
  • 《中药大辞典》:楮头红拼音注音Chǔ Tóu Hó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楮头红的全草。秋季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或沟边阴湿处。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直立草本,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