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苦楝丸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七:苦楝丸处方

    川楝11个(锉碎,分三份,一份用巴豆10粒去皮同炒焦黑色,去巴豆;一份用斑猫7个同炒焦,去斑猫;一份用海金沙21克同炒,去海金沙)茴香(炒)破故纸(炒)胡芦巴(炒)木香(炮)各30克 乌药60克

    制法

    上药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肝肾气虚,风冷相搏,心腹绞痛,攻刺腰背,不能忍受,下注阴器,肿痒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汤、酒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七《医垒元戎》:苦楝丸处方

    川苦楝 茴香附子(炮,去皮、脐)各30克

    制法

    上三味,酒1.2升,煮尽为度,焙干,研细末,每称30克,入玄胡15克,全蝎18个,炒丁香18个,别为末,和匀,酒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奔豚,小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服。

    痛甚,加当归,煎酒下。

    摘录《医垒元戎》《鸡峰》卷十七:苦楝丸处方

    防风1钱,干漆盖(生)1钱,人参1钱,苦楝根皮1钱,荆芥穗半钱,海金沙半钱,何首乌1钱。

    制法

    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肠风下血,不以新久。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空心煎樗白皮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七《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道人方:苦楝丸处方

    苦楝根1两,鹤虱1两,朱砂1两,槟榔3个,麝香1钱。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蛔疳,小儿合地,面无颜色,啼声乍高,状似心痛,往往口干,发动有时,医人不识,妄呼见祟。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白汤送下,1日3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道人方《三因》卷七:苦楝丸处方

    川楝11个(锉碎,分三去一,用巴豆10粒,去皮,同炒焦黑色,去巴豆不用;又用斑蝥7个,同炒焦,去斑蝥;又用海金沙7钱重,同炒,去海金沙不用)1两,茴香(炒)1两,破故纸(炒)1两,葫芦巴(炒)1两,木香(炮)1两,乌药2两。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养肾活血,驻颜轻身耐老,进美饮食。主肝肾气虚,风冷相搏.心腹绞痛,攻刺腰背,不能禁受,下注阴器,肿痒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汤、酒任下。

    摘录《三因》卷七《保命集》卷下:苦楝丸处方

    苦楝(碎,酒浸)、茴香(炒)、当归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酒送下。

    如腰腿疼痛,加四物4两,羌活、防风各1两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寒湿伤于带脉,而收引无权,不能约束一身,故带下淫溢不已。苦楝子泻湿热以清带脉;小茴香温经气以祛寒湿;当归养血活血以荣经脉也。酒以丸之,酒以下之,使寒湿顿化,则经脉清和,而带脉完固,带下无不止矣。

    摘录《保命集》卷下《百一》卷十九:苦楝丸处方

    芜荑3两,川黄连1两半,苦楝子3两(去尖皮并核)。

    制法

    上为细末,箸叶裹粟米煨成饭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疳。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苦连丸”。

    摘录《百一》卷十九《普济方》卷一七一引《圣济总录》:苦楝丸处方

    苦楝1两,茴香1两,黑附子(炮,去皮脐)。

    制法

    用酒2升,煮酒尽为度,晒干或阴干,捣为细末。

    功能主治

    奔豚,及小腹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每1两药末,入全蝎18个,玄胡5钱,丁香15个,共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空心酒送下;如痛甚、煎当归入酒。大效。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一引《圣济总录》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ingshesan2hao处方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矾9克,龙骨15克。制法共研极细末,装瓷瓶内密封备用。功能主治祛脓消炎,通络开窍。主热毒壅盛,上犯耳窍。用法用量用时先取双氧水洗净患耳脓汁,拭干后吹上冰麝散Ⅱ号少......
  • 处方公猪粪(漂净10天,晒露,以无臭气为度,炙灰研末)1两,冰片5厘,麝香5厘。功能主治痘症透发不足,或冒风隐缩。用法用量每服3钱,绢包煎服。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 处方冰片6两,麝香3两2钱,蟾酥7两5钱(另用酒化开研细),公丁香8两,飞朱砂4两(留一半为衣),明雄黄2两,煅西月石2两。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用高粱酒泛为小丸,每分约计20粒,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受寒受暑,痧胀肚痛吐泻,卒倒昏迷。用法用量每......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冰黄散处方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四两。寒食面、生姜(切碎.搜面匀.日干),各一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头目昏晕,呕吐泻痢,口干烦渴,背寒面垢。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新汲水或冷熟水调下,不拘时候。摘......
  • 处方黄连60克 冰片0.9克 麝香0.6克 轻粉1.5克 硫黄末3克制法用水400毫升,先煎黄连至200毫升,滤去滓,再慢火煎至50毫升;后四味俱研细末,与黄连汁调和。功能主治主妇人阴蚀疮。用法用量用时以鹅毛蘸取,涂阴道内。摘录《疮疡经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