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玉带根

    拼音注音Yù Dài Gēn别名

    珊瑚枝(《生草药性备要》),拖鞋花,洋珊瑚(《广州植物志》),百足草、扭曲草(《南宁市药物志》),止血草(《广西中草药》)。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红雀珊瑚全株。采取全株,以鲜用为佳。

    生境分布

    广州、南宁筹地常有栽培。

    原形态

    半直立亚灌木,高60~100厘米。茎肉质,深绿色,圆柱状,粗6~12毫米,常作波状弯曲,具乳汁。单叶互生;叶片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5~10厘米,短尖,基部稍狭而作不规则的向后反卷,中脉于叶背隆起.杯状聚伞花序成密集顶生的复聚伞花序;总苞鲜红色或紫色,长约1厘米,除顶裂片稍有睫毛外,余均秃净,上侧基部成一短距,状如拖鞋,上有腺体;雄蕊和花柱均突出。蒴果长约6毫米。花期夏、秋间。

    性味

    酸涩,寒,有毒。

    ①《南宁市药物志》:"酸咸微涩,性凉,有小毒。"

    ②《广西中草药》:"酸微涩,性寒,有小毒。"

    注意

    《南宁市药物志》:"体质虚寒者忌服。"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镇痛,止血。治疮疡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火眼。

    ①《岭南采药录》:"捣敷大疮,杀疥赢虫。折之有白汁,取其汁擦癣。"

    ②《南宁市药物志》:"内服消炎镇痛,治腰痛。茎叶:捣敷治眼红肿痛及跌打损伤。"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止血生肌。治疖肿疮疡,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内服:煎汤,1.5~3钱。

    复方

    ①治疮疡肿痛:扭曲草、土牛膝,南蛇勒苗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

    ②治外伤出血:扭曲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③治目赤肿痛:扭曲草叶适量,冰片少许。共捣烂,外敷患眼。(选方出《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ǎi Lè ér Chá来源为豆科柏勒树属植物柏勒树Dichirostachys glomerata (Forsk) Chiov. 的枝的水煎浸膏。生境分布生于热带灌丛、热带稀树干草原和过渡森林里。分布于广州。原形态有刺灌木或小乔......
  • 《中国药典》:柏子仁拼音注音Bǎi Zǐ Rén英文名SEMAN PLATYCLADI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
  • 《中药大辞典》:柏枝节拼音注音Bǎi Zhī Jié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树枝。化学成分木材含挥发油,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醇,约占50%,中有雪松醇,韦得醇,α-,β-及γ-叩巴萜醇,α-异叩巴萜醇,α-及β-侧柏萜醇,β-异侧柏......
  • 拼音注音Bǎi Shù别名柏、香扁柏来源柏科柏属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以种子、叶和树脂等入药。种子于球果秋季未裂开前采摘;树脂......
  • 《中药大辞典》:柏树叶拼音注音Bǎi Shù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公路旁、古墓和庙宇等处常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原形态柏木,又名:香柏(《三辅旧事》),香扁柏、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