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月季花根

    《中药大辞典》:月季花根拼音注音Yuè Jì Huā Gēn别名

    月月开根(《分类草药性》),月月红根(《贵州草药》)。

    出处

    《闽东本草》

    来源

    蔷薇科植物月季花,冬季采挖。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月季花"条。

    性味

    ①《重庆草药》:"味甘,性温,无毒。"

    ②《闽东本草》:"性温,味微涩。"

    功能主治

    治月经不调,带下,瘰疬。

    ①《分类草药性》:"治妇人月经不调。"

    ②《闽东本草》:"涩精止带。治遗精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复方

    ①治月经痛:月季花根一两,鸡冠花一两,益母草三钱。煎水炖蛋吃。(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赤白带下:月季花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月经过多及白带多:月月红根一两,炖猪肉或煮绿壳鸭蛋吃。(《贵州草药》)

    ④治瘰疬未溃:月季花根,每次五钱炖鲫鱼吃。(《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月季花根拼音注音Yuè Jì Huā Gēn别名

    月月开根、月月红根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Rose出处

    出自《闽东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月季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chinensis Jacq.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净,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原形态

    月季花 矮小直立灌木。小枝粗壮而略带钩状的皮刺或无刺。羽状复叶,小叶3-5,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6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锐锯齿;两面无毛;叶柄及叶轴疏生皮刺及腺毛,托叶大部附生于叶柄上,边缘有腺毛或羽裂。花单生或数朵聚生成伞房状;花梗长,散生短腺毛;萼片卵形,先端尾尖,羽裂,边缘有腺毛;花瓣红色或玫瑰色,重瓣,直径约5cm,微香;花柱分离,子房被柔毛。果卵圆形或梨形,长1.5-2cm,红色。萼片宿存。花期4-9月。果期6-11月。

    归经

    肝经

    性味

    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消肿散结;涩精止带。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崩;跌打损伤;瘰疬;遗精;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妇人月经不调。

    2.《闽东本草》:涩精止带。治遗精带下。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药子拼音注音Bái Yào Zǐ别名白药脂、盘花地不容、山乌龟、金线吊乌龟[广东、湖南]、金线吊葫芦[江西]、金丝吊鳖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头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 [S. ......
  • 拼音注音Bái Hé Huā Lù别名白莲花露(《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蒸馏所得的芳香水。功能主治清暑,凉营。治感受暑邪,烦热口渴,喘嗽痰血。①《金氏药帖》:“治喘嗽不已,痰中有血。“②《广和堂帖》:“止......
  • 拼音注音Bái Jú Huā Gēn别名长生(《太清经》)出处《本草正》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菊花“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正》:“善利水,捣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闭。“②《纲目拾遗》:“治疔肿,喉疔,喉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拼音注音Bái Chānɡ别名泥昌(《雷公炮炙论》),水昌、水宿、茎蒲、水菖蒲(《别录》),溪荪、兰荪(陶弘景),地心(《石药尔雅》),泥菖蒲(《纲目》),蒲剑(《草木便方》),水八角草、家昌蒲(《广西中兽医药植》),臭蒲(《江苏植药志》)......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萆薢拼音注音Bái Bì Xiè别名刺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铁叶菝葜Smilax siderophylla Hand.-Mazz.,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