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原羚角

    拼音注音Yuán Línɡ Jiǎo别名

    小羚羊、西藏黄羊、西藏原羚、普氏原羚、滩黄羊

    英文名Chamois angle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原羚、普氏原羚的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rocapra Picticaudata Hodgson2.Procapra przewalskii Buchner

    采收和储藏:四季猎捕,取角,镑丝即成。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栖息于高原地区荒漠草原地带。

    2.栖息于较平缓的草原地区,一般不上山坡。

    资源分布:1.分布于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2.分布于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态

    1.原羚,体形小于黄羊,体长一般在1.1m以下。耳短而尖。四肢短小,蹄也小,尾极短。雄兽有角,角细长,由头部升起,弯向后方,略呈侧扁形;除尖端外均有环棱。角后有腺体1对。全身被棕灰色的毛,腹面白色。臀部有明显的大白斑,其周围为锈棕色。尾黑色与锈棕色相混。

    2.普氏原羚,外形似黄羊,体长约1m,界于黄羊与原羚之间。体色亦与黄羊、原羚相仿,唯其独特之处是一对角尖明显地往内侧钩曲,不同于黄羊及原羚。

    性状

    原羚角细长,略呈侧扁形。角上除尖端部分外,均长有环棱,棱多而窄,横棱且深。

    归经

    心;肝经

    性味

    味咸;苦;性平

    功能主治

    涩肠止泻。主久泻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g。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之功能。主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温热病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马骨拼音注音Bái Mǎ Gǔ别名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曲节草(《岭南采药录》),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中医药实验研究》),硬骨柴(《江西民间......
  • 拼音注音Bái Mǎ Gǔ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马骨“条。性味《草木便方》:“凉。“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湿。治偏正头痛。牙痛,喉痛,目赤肿痛......
  • 拼音注音Bái Mǎ Zōnɡ Lí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花盛开时采摘,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骨走马别名茸骨鹧鸪花、绒果海木来源楝科白骨走马Heynea velutina How et T. Chen,以根、叶、果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性味苦,寒。有小毒。注意孕妇慎服。功能主治杀虫止痒,燥湿,止血。蛔虫症腹......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鬼笔别名鬼笔、鬼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林内地上。分布于山西、山东、安徽、广东。炮制采摘后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