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金发藓

    拼音注音Xiǎo Jīn Fā Xiǎn别名

    红孩儿、止血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东亚小金发藓的植物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um inflexum(Lindb.)Lac.[Polytricum inflexum Lindb.]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湿土上或岩石薄土上。全年可见。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态

    植物体暗绿色、绿色,老时黄褐色。茎单一直立,稀分枝,高2-8cm,基部密生假根。干时叶紧围茎曲卷,湿时叶片倾立,如杉树苗叶状;叶片基部椭圆、内凹,半鞘状,上部阔披针形,长6-7mm,宽0.4-0.7mm,叶缘中上部具红色锯齿,由2-3枚细胞组成;中肋较粗,达叶尖,栉片布满腹面,约30条,高4-6个细胞,顶细胞大,内凹。雌雄异株,雄株较小,顶端精子器呈花蕾状;雌株蒴柄长2-4cm,橙黄色;孢蒴圆柱形,具长喙;蒴帽兜形,被黄白色下垂长绒毛。

    性状

    1.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丛集在一起的团块,茎长2-8cm,暗绿色或黄褐色。湿润分离后,每株茎单一,基部密生细假根。叶阔披针形,渐尖,基部圆卵形,内凹,半鞘状,边缘有粗锯齿;中肋粗,长达叶尖,腹面布满栉片。有的可见细长蒴柄,橙黄色。孢蒴圆柱形,蒴盖有长喙,蒴帽密布黄色长毛。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栉片细胞4-6个,单行排列,顶端细胞向内凹陷;叶缘锯齿,由2-3个细胞构成。

    化学成分

    含牛磺酸(taurine)。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镇静安神;散瘀;止血。主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跌打损伤;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茎朱砂根拼音注音ǎi Jīnɡ Zhū Shā Gēn别名血党、矮八爪金龙、九管血、开喉箭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矮茎朱砂根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以根入药。秋冬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涩,......
  • 拼音注音ǎi Cù Lì别名黄果矮茶藨。英文名swamp Currant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矮茶蔍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ibes humile Jancz.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m......
  •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陀陀别名金丝矮陀陀、白花矮陀陀来源楝科地黄连属植物滇黔地黄连Munronia henryi Harms,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微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止痛,解热截疟。用于跌......
  • 《全国中草药汇编》:艾叶拼音注音ài Yè别名艾、艾蒿、家艾英文名FOLIUM ARTEMISIAE ARGYI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性......
  • 《中药大辞典》:艾实拼音注音ài Shí别名艾子(《食疗本草》)。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9~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艾叶“条。性味①《日华子本草):“暖,无毒。“②《纲目》:“苦辛,热,无毒。“功能主治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