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天山雪莲

    别名

    新疆雪莲。

    英文名

    Saussureae Involucratae Herba。

    药用部位

    系维吾尔族常用药材。来源于菊科植物天山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Kar.et Kir.) Sch.-Bip.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茎粗壮,具棕色宿存叶柄。茎无毛,直径2~3厘米。叶密集,基生叶和茎生叶无柄,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基部下延,顶端急尖,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最上部叶苞叶状,宽卵形,长5.5~7厘米,边缘有尖齿,膜质,淡黄色,包被总花序。头状花序无柄,10~20个在茎密集成球形总花序,总苞半球形,径1厘米,总苞片3~4层,边缘或全部紫褐色,外层长圆形,长1.1厘米,疏被长柔毛,中层及内层披针形,长1.5~1.8厘米。小花紫色。瘦果长圆形,冠毛污白色,2层。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2400~4100米高山谷、石缝、水边、草丛。分布于新疆。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拔起全株,除去泥沙,阴干。

    性状

    茎呈圆柱形,长20~48厘米,直径0.5~3厘米;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的微带紫色,具纵棱,断面中空。茎生叶密集排列,无柄,或脱落留有残基,完整叶片呈卵状长圆形或广披针形,两面被柔毛,边缘有锯齿和缘毛,主脉明显。头状花序顶生,10~42个密集成圆球形,无梗。苞叶长卵形或卵形,无柄,中部凹陷呈舟状,膜质,半透明。总苞片3~4层,披针形,等长,外层多呈紫褐色,内层棕黄色或黄白色。花管状,紫红色,柱头2裂。瘦果圆柱形,具纵棱,羽状冠毛2 层。体轻,质脆。气微香,味微苦。

    性味归经

    性温,味微苦。归经无。

    功能主治

    温肾助阳,祛风胜湿,通经活血。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

    用量3~6克,水煎或酒浸服。外用适量。用于风寒湿痹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小腹冷痛,月经不调。

    药理作用

    1.有抗癌作用。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雪莲总碱和雪莲乙醇提取物均可降低家兔皮肤血管的通透性,作用较强。3.对平滑肌的作用:雪蓮总碱对组胺、毛果芸香碱和乙酰胆碱引起的离体家兔平滑肌痉挛,有显著的解痉作用。4.抗炎作用:5%雪蓮总碱2ml/kg和雪蓮乙醇提取物10g(生药)/kg腹腔注射均对蛋清液引起的大鼠后踝关节急性炎症有显著的对抗作用,但以总碱作用最强。5.抗自由基和抗疲劳作用:从天山雪蓮花中提取的多糖,用氮蓝四唑比色法测得清除超氧阴离子白由基的半清除浓度为22.0µg/ml,多糖能明显抑制小鼠肝匀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的产生。

    化学成分

    全草含具药理活性的多糖,平均分子量16000,还含倍半萜内酯成分、黄酮类成分。另含挥发油

    注意

    孕妇忌用。

    相关药方

    治风湿性关节炎:雪莲15克,加酒100毫升,泡7天。每次服10毫升,每日服2次。或配成10%的针剂,作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新疆中草药》)

    摘录

    其他

    摘录其他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叶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Yè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叶。功能主治①《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敷创伤。“②《广西药植名录》:“治溃疡。“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摘录《中药大辞典》《中......
  •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树液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Shù Yè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树干中流出的树脂。用刀刺破树皮,待有乳白色树脂流出,即用盛器装好备用。性味《广西中草药》:“味淡涩。“功能主治《广西中草药》:“散结消肿......
  •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核中仁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Hé Zhōnɡ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种仁。性味《纲目》:“甘微酸,平,无毒。“功能主治益气,通乳。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①《纲目》:“补中益气。“②《陆川本草》:......
  • 拼音注音Bīn Xuán Huā别名马鞍藤、肾叶天剑来源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R. Brown,以全草及根状茎入药。秋冬采集根状茎,洗净晒干;夏秋采挖全草,切段晒干。性味微苦,温。功......
  • 拼音注音Bīn Hǎi Qián Hú英文名Binhai common hogfennel root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滨海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ucedanum japonicum T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