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波罗蜜叶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叶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Yè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为桑科植物木波罗

    功能主治

    ①《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敷创伤。"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溃疡。"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波罗蜜叶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Yè别名

    木波罗

    出处

    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摘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热带地区。

    资源分布: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8-15m,全体有乳汁。有进有板状根,单叶,旋状排列;叶柄长1-3cm;托叶佛焰苞状,早落;叶片厚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25cm,宽3-12cm,先端钝而短渐尖,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缘或3裂(萌生枝或幼枝上叶),上面深绿色,光亮,下面浅绿色,略粗糙。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顶生或腋生,圆柱形,长5-8cm,直径2.5cm,幼时包藏于托叶内;雄花花被2裂,裂片钝,雄蕊1;雌花序圆柱形或长圆形,生于树干或主枝上的球形花托内;雌花花被管状,六棱形,花柱侧生。聚合果长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成熟时长25-60cm,宽25-50cm,大者重达20kg,黄绿色,表面有六角形的瘤状突起,内有很多黄色肉质的花被,果柄粗壮,长5-10cm;瘦果长圆形,长约3cm,宽1.5-2cm。花期春、夏季,果期夏、秋季。

    性状

    性状鉴别 叶多纵向内卷,展平后呈椭圆形倒卵形,长7-25cm,宽3-12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缘,上面绿色灰绿色,微具光泽,下面绿色右灰黄色,网脉明显,中脉两面突出;叶柄长2-3cm。革质而脆。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叶含蛋白质(protein),粗纤维(crude fiber),鞣质(tannin)。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解毒敛疮。主跌打损伤;疮疡疖肿;湿疹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各家论述

    1.《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敷创伤。

    2.《广西药植名录》:治溃疡。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ā Zhī Yā Cōnɡ别名苦葵鸦葱、羊奶及及、散枝鸦葱、分枝鸦葱来源菊科叉枝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鲜植物汁液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性味苦,寒。注意根有毒......
  •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歧繁缕拼音注音Chā Qí Fán Lǚ来源石竹科叉歧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 L.,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华北、西北、四川。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治盗汗骨蒸,结核潮热,久疟发热。用法用......
  • 《中药大辞典》:吹云草拼音注音Chuī Yún Cǎo别名莎萝莽(《种子植物名称》),一碗泡、公儿草(《广西药植名录》),过山蛇、斩蛇剑(《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远志科植物齿果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切段。生境分布生于......
  • 《全国中草药汇编》:吹火筒拼音注音Chuī Huǒ Tǒnɡ别名尖叶绣球菊、狭叶绣球菊来源蔷薇科吹火筒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acuminata Fran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
  • 《中药大辞典》:吹风散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Sàn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饭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