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台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台蘑别名

    厚环粘盖牛肝

    来源

    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台蘑Suillus elegans (Fr.) Snell,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

    夏秋两季生于针叶林内,可与针叶树形成菌根。分布于吉林、山西。

    性味

    微咸,温。

    注意

    禁忌生冷食物,孕妇小儿勿服。

    功能主治

    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用于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

    用法用量

    入丸散剂。

    备注

    为“舒筋散”主要原料之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台蘑拼音注音Tái Mó别名

    厚环粘盖牛肝菌、雅致乳牛肝菌、长柄牛肝菌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厚环乳牛肝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illus grevillei (KL.) Sing.[Boletus grevillei KL.;Suillus elegans(Fr.)Sne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切去菌柄基部带泥沙部分,晒干,备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针叶林下,与落叶松有外生菌根关系。群生或丛生。夏、秋季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青海、新疆、云南等地。

    原形态

    菌盖宽4-10cm。扁半球形,表面粘滑。中央栗褐色,边缘黄色。菌肉草黄色。菌管淡黄色,直生至凹生,部分近延生,管壁肉质且较厚。菌柄柱形,不具腺点,有菌环,粘质,且较厚,菌环以上的柄部有网纹,全柄迎春黄色。孢子浅青褐色,长方形至近梭形,(8-10.4)μm×(3-4)μm。

    性状

    性状鉴别 菌盖半球形或近平展,有时下凹或中央凸起,表面黄褐色至红褐色。菌肉厚,淡黄色。菌管灰黄、淡黄褐色。菌柄圆柱形,长7-10cm,直径1-2cm,中实,淡褐色;菌环较厚,深褐色,常脱落而残留环痕,菌环以下表面变化较大,常为粉粒状、毛丛点状或纤维状。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台蘑中含厚环乳牛肝菌酚(bolegreviol)等。

    药理作用

    从台蘑中分离出的厚环乳牛肝菌酚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其对由ADP-NADPH(酶反应)和ADP-Vc(非酶反应)诱导的大鼠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反应50%抑制浓度(IC50)为1μg/ml。

    性味

    甘;性温

    功能主治

    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20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Mǎ Gǔ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马骨“条。性味《草木便方》:“凉。“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湿。治偏正头痛。牙痛,喉痛,目赤肿痛......
  • 拼音注音Bái Mǎ Zōnɡ Lí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花盛开时采摘,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骨走马别名茸骨鹧鸪花、绒果海木来源楝科白骨走马Heynea velutina How et T. Chen,以根、叶、果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性味苦,寒。有小毒。注意孕妇慎服。功能主治杀虫止痒,燥湿,止血。蛔虫症腹......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鬼笔别名鬼笔、鬼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林内地上。分布于山西、山东、安徽、广东。炮制采摘后切去......
  • 《中药大辞典》:白鱼拼音注音Bái Yú别名鲌鱼(《滇南本草》),鱎鱼(《纲目》),白扁鱼(《本草求原》)。出处孟诜来源为鲤科动物翘嘴红鲌的肉。生境分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一般在水的中上层,行动迅速,善跳跃,性凶猛,以鱼类、昆虫等为食。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