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双剪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剪菜拼音注音Shuānɡ Jiǎn Cài别名

    蕤参

    来源

    萝藦科双剪菜Ceropegia dolichophylla Schltr. var. brachyloba Hand. Mazz.,以入药。

    生境分布

    贵州。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补虚。主治脚气病,劳伤虚弱。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双剪菜拼音注音Shuānɡ Jiǎn Cài别名

    蓑参

    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长叶吊灯花。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草坡。分布贵州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叶对生;有柄;叶片狭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2~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两面均有绒毛,边缘较密。花腋生,1~2朵,具短花梗;萼细小,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有腺体;花冠管状,黄色,基部膨大,顶端5裂,裂片先端连合;子房上位。蓇葖果披针形。

    性味

    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

    驱风除湿,补虚。

    复方

    ①治脚气病:双剪菜、紫荆花各三至五钱,煨水服。

    ②治劳伤虚弱:双剪菜五钱,炖肉吃。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双剪菜拼音注音Shuānɡ Jiǎn Cài别名

    蕤参

    出处

    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长叶吊灯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opegia dolichophylla Sclt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地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草质藤本,长达1m。茎柔细,缠绕。根茎肉质,细长,丛生。叶对生,有柄;叶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5-12cm,宽0.8-2cm,先端渐尖。花单生或2-7朵集生;花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内面基部具腺体;花冠褐红色,筒状,花冠裂片5,顶端粘合;副花冠2轮,外轮具10个齿,内轮具5枚舌状片,比外轮长1倍;花粉块每室1个,直立。蓇葖果狭披针形,长约10cm,直径约5mm。种子先端具白绢质种毛。花期7-8月,果期9月。

    归经

    肝经

    性味

    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

    补虚;祛风除湿。主劳伤虚弱;脚气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贵州草药》:治脚气病。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蚌兰叶拼音注音Bànɡ Lán Yè别名红蚌兰叶(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叶。春、秋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多栽培供观赏。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原形态紫万年青,又名:紫蒀、紫兰、......
  • 拼音注音Bànɡ Lán Huā别名蚌花、紫万年青花、荷包兰、蚌兰衣、菱角花、红蚌兰花、州部队英文名Oyster Rhoeo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eo discolor(L......
  • 拼音注音Bànɡ Ké Cǎo别名咳嗽草、大铁树把、半灌木千斤拔来源豆科蚌壳草Moghania fruticulosa (Wall. ex Call.) Wang et Tang,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性味微苦、甘,凉。功能主......
  • 《中药大辞典》:蚌壳草根拼音注音Bànɡ Ké Cǎo Gēn别名咳嗽草、大铁扫把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的根。秋、冬采。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区半山坡灌木林中。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半灌木,幼枝被毛。单......
  • 《中药大辞典》:蚌泪拼音注音Bànɡ Lèi别名活蚌水(《本经逢原》),蚌清水(《泉州本草》)。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蚌类的体内分泌液。功能主治清热,明目,解毒。治消渴,赤眼,烫伤。①《日华子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