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秋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秋海棠拼音注音Qiū Hǎi Tánɡ别名

    岩丸子

    来源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以块茎入药。夏秋采块茎;初冬采果,晒干或鲜用。

    性味

    酸、涩,凉。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散瘀,调经。用于吐血,衄血,咳血,崩漏,白带,月经不调,痢疾;外用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秋海棠拼音注音Qiū Hǎi Tánɡ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花朵

    生境分布

    多栽培于庭园。全国各地有分布。

    原形态

    秋海棠,又名:八月春、断肠花(《群芳谱》),相思草(《漳州府志》),断肠草(《大观录》)。

    多年生草本,地下具块茎。茎直立,光滑,高约60厘米。叶斜卵形,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斜心脏形,上面具细刺毛,下面和叶柄带紫红色,叶腋间生有小珠芽,落地生新苗。花粉红色,雌雄同株;雄花花被4,外2片形圆而大,雄蕊多数,花丝成一总柄,药黄色;雌花花被5或较少,在内者较小,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头扭曲状。蒴果具不等大3翅,胞背裂开。花期8~9月。

    化学成分

    全草含草酸。

    性味

    《药性考》:"味酸,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

    《百草镜》:"擦癣杀虫。"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八楞木拼音注音Bā Lénɡ Mù别名八棱麻(《药材学》),青竹标(《贵州植药调查》),八面风、三棱草(《贵州草药》)。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菊科植物风毛菊的全草。七月左右割取全草,晒干。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华东及中......
  • 拼音注音Bā Lénɡ Má别名牛鼻子树、老母猪、五爪根、大糯叶、双合合、牙呼光[傣]来源荨麻科野苎麻Boehmeria siamensis Crai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肠痈,经闭腹痛,......
  • 拼音注音Bā Zhǎo Jīn Lónɡ别名百两金、八爪龙、八爪根、铁雨伞、高八爪、开喉箭[四川]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百两金Ardisia crispa(Thunb.)DC.[A.hortorum Maxim;A. henryi He......
  • 拼音注音Bá Mù Mán别名七鳃鳗(薛德熵《系统动物学》),七星子鱼(《吉林中草药》)。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生境分布部分时期栖息于海中,成长后游至淡水河流中产卵,为洄游性鱼类。常以吸盘吸附子其他鱼体上,吸食其......
  • 拼音注音Bā Gǔ Sh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有柄马尾衫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hamiltonii(Spreng.)Love et Love var.petiolatus(Clarke)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