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牛舌草

    《中药大辞典》:牛舌草拼音注音Niú Shé Cǎo出处

    《江苏药材志》

    来源

    为蓼科植物齿果酸模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或水边。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原形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米左右,多分枝。叶互生,具柄;叶长圆形,先端钝或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略呈波状。花序顶生,通常具叶,花簇呈轮状排列;花被6,黄绿色,2轮,宿存;雄蕊6,排列成3对,花丝细弱,花药基部着生;子房具棱,1室,花柱3,柱头细裂,毛刷状。果被卵形,先端尖,具明显网纹,各生一卵形或长圆形瘤状突起;瘦果三角形,有锐棱,长约2毫米,褐色,平滑,光亮。花期4~5月。

    功能主治

    《江苏药材志》:"捣烂敷乳房红肿。"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牛舌草拼音注音Niú Shé Cǎo别名

    羊蹄、齿果羊蹄、羊蹄大黄、土大黄、牛舌棵子、野甜菜;土王根、牛舌头棵、牛耳大黄

    来源

    药材基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dentatus L.

    药理作用

    1. 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机理1.1解热镇痛作用生大黄冷浸液:生大黄砸成小块,冷水浸两次,每次24小时,合并浸液在40℃以下浓缩成80%浸液。大黄煎液10':生大黄小块,水浸24小时后连块煎煮10分钟,倒出煎液,再加水煎10分钟,合并煎液于水浴上浓缩成80%煎液。大黄煎液30':方法同(2),煎煮两次,每次30分钟,水浴上浓缩成80%煎液。熟军(熟大黄)煎液:生大黄500g,闷软后切成薄片加黄酒250g,蒸12小时,凉干后,水浸24小时,连同切片煎煮两次,每次30分钟,将两次煎液于水浴上浓缩成80%煎液。仿Max氏等方法,用大鼠每组5只,分别ig上述4种大黄提取液25g/kg,对照用等量蒸馏水。给药后立即sc15%鲜酵母生理盐水混悬液2ml/100g,观察7小时内体温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提取液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但给药各组的解热作用强度无明显差异。镇痛作用:采用扭体反应法进行实验。每组小鼠20只,ig上述4种大黄提取液25g/kg,对照射用等量蒸馏水,1小时后ip1%醋酸0·1ml/10g,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次数。结果表明上述4种大黄提取液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4种大黄提取液之间的镇痛效果未见显着差异。最近报道,大黄的浸液对正常人红细胞钠泵活性有抑制作用,抑制了Na+,K+离子的主动转运,且随大黄浓度增加而加强。大黄抑制钠泵即Na+、K+-ATP酶活性,从而使ATP分解减少,产能下降,为大黄解热作用机理之一。

    1.2对体温中枢调节介质cAMP的影响大黄饮片(R.Tanguticum)制成30%水煎剂,按5g/kg体重ig。发热模型用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肺炎球菌(Ⅱ型),造成感染性发热动物模型。然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给药和对照家兔第三脑室灌流液内cAMP的水平。结果:大黄可使感染性发热家兔cAMP水平下降:给7只家兔在24小时内进行3次脑室灌流,即体温正常时(A),发热高峰时(B)和给大黄退热后?,发热高峰时(B)和给大黄退热后?,分别检测A、B、C3次灌流液内cAMP含量。其结果为:A3.37pmol/ml,B6.48pmol/ml,C3.07pmol/ml。可见给于大黄后C点cAMP含量显着低于未给大黄的cAMP含量。将C、B两点cAMP含量比较有明显不同(P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ā Máo Guǒ别名牛草果、苦芦骨。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
  • 《中药大辞典》:芭蕉叶拼音注音Bā Jiāo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叶片,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性味甘淡,寒。①《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大寒,无毒。“②《江西草药》:“......
  • 拼音注音Bā Jiāo Tóu别名芭蕉、牙蕉、板蕉来源芭蕉科芭蕉属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b et Zucc.,以根、茎和花入药。根及茎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夏秋采花蕾,多鲜用。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
  • 《中药大辞典》:芭蕉子拼音注音Bā Ji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子生食:大寒;仁:性寒。注意子生食发冷病。功能主治子生食,止渴润肺。蒸熟暴之令口开,春取仁,食之,通血脉,填骨髓......
  • 《中药大辞典》:芭蕉根拼音注音Bā Jiāo Gēn别名芭蕉头(《分类草药性》)。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全年可采。生境分布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分布山东以至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原形态芭蕉(《汉书》文颖注),又名:巴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