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麦麸草根

    拼音注音Mài Fū Cǎo Gēn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细野麻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gracilis C.H.Wrigh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60-90cm。全株疏生短伏毛,常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8cm;叶片草质,宽卵形,长2-10cm,宽1.5-7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疏生短糙伏毛;雌雄异株或同株;花序腋生,长达20cm;花序轴疏生白色短毛;雄花花被4裂,雄蕊4;雌花簇球形;直径约2mm,先端有3-4齿裂。瘦果小,倒卵形或菱状倒卵形,长0.5-1mm,上部疏生短毛,宿存柱头丝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性味

    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主跌打伤肿;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栗子拼音注音Cì Lì Zi别名细梗蔷薇来源蔷薇科刺栗子Rosa graciliflora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性味甘、酸、微涩,平。功能主治止痢消肿。主治痢疾,痔疮。用法用量3~5......
  • 《中药大辞典》:刺桐叶拼音注音Cì Tó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蛔虫症。用法用量研末开水冲服,0.8~1钱。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刺桐叶拼音注音Cì Tónɡ Yè别名......
  • 拼音注音Cì Tónɡ Huā别名鹦哥花(《天中记》)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金疮,止血。“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敷。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药大辞典》:刺梨拼音注音Cì Lí别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生境分布生长于中山及低山地区的沟旁、路边或灌木林旁。分布江苏、湖北、四川、......
  • 《中药大辞典》:刺梨叶拼音注音Cì Lí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叶片。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小儿热疮,捣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调敷。亦可煎服。“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