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密马

    《中药大辞典》:密马拼音注音Mì Mǎ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阴湿处。分布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原形态

    美花兔尾草,又名:蜈蚣草。

    半灌木,高30~60厘米。茎粗,稍有分枝,被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7枚,少为9枚,小叶片线矩形,长6~12厘米,宽1~2厘米,先端狭尖,基部浑圆,上面中脉及基部边缘被毛,下面脉上密被毛。总状花序顶生,长圆筒形,长15~130厘米;苞片棕黄色,鳞片状,上部的长披针形,长约25毫米,被长毛,脱落;花梗长5~6毫米,每2枚靠拢在一起,被毛;花萼浅杯形,5深裂。被长毛,上部2片披针形,下部3片线形;花冠蝶形,紫蓝色,旗瓣长6~8毫米,圆形,基部具短爪,翼瓣长4~7毫米,耳形,基部有短耳,龙骨瓣与翼瓣等长,弯曲;雄蕊10,2体;雌蕊1,子房几无柄,花柱弯曲。荚果银铅色,3~5节,长约5毫米。花期10月前后。

    性味

    味甘,性温平,无毒。

    功能主治

    平肝补胃。治头晕心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钱。

    复方

    ①治头晕,心烦:密马五钱,煎水服。

    ②治饮食不振:密马二钱,八爪金龙一钱。煎水服(炖肉吃尤好),日服二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密马拼音注音Mì Mǎ别名

    美花狸尾豆、猫尾风、狐狸尾、退蛆草。

    英文名Root of Beautifulflower Uraria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raria picta (Jacq.)Desv. [Hedysarum pictum Jacq.]

    采收和储藏:6-10月采收枝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800m的山脚、路旁、山坡、旷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原形态

    美花兔尾草 多年生半灌木,高30-60cm。茎枝粗,稍有分枝,被白色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叶片线状披外形,长6-12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浑圆,两面中脉被毛,下面较密。总状花序顶生,长圆筒状,长15-30cm,直径约4cm;花密集;苞片棕黄色,披针形,长约2.5cm,密生长柔毛,脱落;萼浅杯状,萼齿5,狭披针形,上面2齿较短,密生白色长毛,毛的基部膨大,下面3齿线形,长为上部2齿的2倍,花冠蓝紫色,稍长于萼,旗瓣圆形,长约6-8mm,基部具短爪,翼瓣耳形,较短,龙骨瓣与翼瓣等长,弯曲;雄蕊二体;子房无柄,花柱弯曲。荚果银灰色,3-5节,长约5mm,无毛,每节有种子1颗。种子肾形,黄色,长约2mm。花期10月,果期12月。

    归经

    心;肝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散寒除湿。主感冒发热;肌肉酸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复方

    ①治头晕、心烦: 密马五钱,煎水服。②治饮食不振: 密马二钱,八爪金龙一钱。煎水服(炖肉吃尤好),日服二次。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iàn Yè Rónɡ别名金不换出处始载于《广州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变叶榕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Variolosa Lindl.ex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 拼音注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变叶美登木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
  • 拼音注音Biàn Yè Hú Jiāo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变叶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mutabileC.DC.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山谷水旁疏林中。资源分布:分......
  • 拼音注音Biàn Yì Lín Máo Jué别名小叶金鸡尾巴草、小狗脊子英文名Variant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植物变异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 《全国中草药汇编》:变色红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变色红菇Russula integra (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江苏、福建、四川。性味微咸,平。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