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墨地

    拼音注音Mò Dì别名

    八月瓜(《四川中药志》)。

    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鬼臼果实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涩,有毒。"

    ②《陕西中草药》:"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健脾,理气,安胎。治痢疾腹痛,劳伤咳喘,胎气不安,月经不调,白带。

    ①《四川中药志》:"涩肠清热。治湿热痢疾,腹痛坠胀,白带。"

    ②《陕西中草药》:"健脾理气,止咳平喘。洽劳伤气喘。"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安胎,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复方

    ①治湿热痢疾,腹痛坠胀:墨地、红斑鸠窝、青藤香。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白带:墨地、白果根、奶参、糖果根。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英文名rhizome ......
  • 《中药大辞典》:慈竹气笋拼音注音Cí Zhú Qì Sǔn别名阴慈竹笋子、阴笋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笋,晒干。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微甘,无毒......
  • 拼音注音Cí Zhú Lì别名慈竹油。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inocalmus affinis(Rendle......
  • 《中药大辞典》:慈竹笋拼音注音Cí Zhú Sǔ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烧灰研细,搽小儿肥疮。“②《重庆草药》:“调气,治脱肛,疝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炖团鱼吃。外用:烧存性调敷。摘录《......
  • 《中药大辞典》:慈竹箨拼音注音Cí Zhú Tuò别名慈竹笋壳(《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箨。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小儿头身恶疮,烧散和油涂之,或入轻粉少许。“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③《四川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