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慈竹气笋

    《中药大辞典》:慈竹气笋拼音注音Cí Zhú Qì Sǔn别名

    阴慈竹笋子、阴笋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出处

    《草木便方》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笋,晒干。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微甘,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治消渴,小便热痛,脱肛,小儿头身热疮,刀伤。

    ①《草木便方》:"煅搽肾风痒,小儿头身恶疮。"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收脱肛。"

    ③《四川中药志》:"治消渴,小便热赤作痛。"

    ④《重庆草药》:"烧灰研细敷刀伤,可以止血生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6~2两。外用:煅存性,研末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慈竹气笋拼音注音Cí Zhú Qì Sǔn别名

    阴慈竹笋子、阴笋子、气笋子

    英文名Omei Mountain Bambusa出处

    出自于《草木便方》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inocalmus affinis(Rendle)McClure]

    采收和储藏: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笋,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现多见于农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各地。

    原形态

    慈竹 植株呈乔木状。高5-10m,梢端细长作弧形或下垂,全竿共30节左右;节间圆筒形,长15-30(-60)cm,径3-6cm,表面贴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竿环平坦;箨环明显;箨鞘革质,背部密被白色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鞘口宽广而下凹,略呈“山”字形,箨耳无;箨舌呈流苏状,连同繸毛高约1cm许;箨片两面均被白色小刺毛,具多脉。竿每节约有20条以上的分枝,呈半轮生状簇聚,水平伸展,主枝稍显着,其下部节间长可10cm,径约5mm。末级小枝具数叶乃至多叶;叶鞘长4-8cm,无毛,具纵肋;叶舌截形,棕黑色,高1-1.5mm,上缘啮蚀状细裂;叶片窄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细柔毛,次脉5-10对;叶柄长2-3mm。花枝束生,常弯曲下垂,长20-60cm,节间长1.5-5.5cm;假小穗长达1.5cm;颖0-1,长约6-7mm;外稃宽卵形,具多脉,边缘生纤毛,内稃脊上有纤毛;鳞被3-4;雄蕊6;花柱具微毛,向上分裂为2-4羽毛状柱头。果实纺缍形,黄棕色,易与种子分离而为囊状果。笋期6-9月或自12月至翌年3月,花期多在7-9月,但可持续数月之久。

    性味

    寒;苦;甘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解毒;止血。主消渴;小便热痛;脱肛;小儿头身热疮;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缎存性,研末敷。

    各家论述

    1.《草木便方》:煅搽肾风痒,小儿头身恶疮。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收脱肛。

    3.《四川中药志》:治消渴,小便热赤作痛。

    4.《重庆草药》:烧灰研细数刀伤,可以止血生肌。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Guǒ Shù Pí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树皮。化学成分含鞣质。内皮含莽草酸。木质部分含纤维素41%,半纤维素26%,木质素33%,葡萄糖甘露聚糖(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聚糖),阿拉伯糖-4-o-甲基葡萄糖醛......
  • 《中药大辞典》:白果根拼音注音Bái Guǒ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银杏种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果“条。化学成分根皮含白果苦内酯C、M、A、B。性味味甘,性温平,无毒。注意寒盛未解,勿用。功能主治益气补......
  • 拼音注音Bái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欧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卵叶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album L.var.meridianum Danser[V.albumL.subsp.merid......
  • 别名硬根紫草来源紫草科白果紫草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新疆。化学成分根含紫草色素。功能主治外用治关节炎。用法用量全草适量,煎水外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枪杆拼音注音Bái Qiānɡ Gǎn别名根根药、对节木、狗骨头树来源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