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鹿蹄根

    拼音注音Lù Tí Gēn别名

    绿泥根(《福建民间草药》)。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冻绿根、根皮树皮

    生境分布

    生于山丘地的灌木丛中或疏林中,或田边。路旁。分布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福建、浙江、江苏、云南、贵州。

    原形态

    冻绿,又名:红冻、狗李、油葫芦子、搭绿皮、大脑头、过路黄,小黄。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4米。小枝通常不具刺,或顶端具刺,无毛。单叶,常近对生;狭倒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钝锯齿,干时黄绿色,下面无毛。或嫩时脉上有短柔毛,侧脉黄色;叶柄长5~12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径约3.5毫米,黄绿色,有梗,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成无总梗的伞形花序;花萼4裂;花瓣4片;雄花有雄蕊4枚。核果倒卵球形,直径6~8毫米,含2粒具单种子果核;种子背面有纵沟。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性味

    《福建民间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

    治疥疮,湿疹,发痧肚痛,跌打损伤。

    《福建民间草药》:"凉血,清热,解毒。治疥疮,湿疹。"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

    ①治血热瘙痒、疥疮、湿疹:鹿蹄根二至四两,肥猪肉四至六两。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干疥疮:冻绿根皮一两(或加黑胡椒二钱)。研极细末,同适量生猪油捣和,纱布包,火上烘热涂擦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发痧腹痛:冻绿根皮或树皮六至七钱,仙鹤草二至三钱,檵木根、翅茎胡枝子根(豆科)各四至五钱,醉鱼草根三至四钱。水煎,早、晚饭前各服-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跌打损伤:冻绿根皮或树皮,加干苦参捣烂,拌酒糟,做成饼块,烘热敷于伤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肾囊风:冻绿根皮、百草霜各一两。共研细末,麻油调搽。(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ō Luó Gē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梨科植物凤梨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nas comosus(L.)Merr.[Bromeliaco-mosa L.;A.sativus Schult.et Schult.f]采......
  • 拼音注音Bō Luó Pí别名波罗、番娄子、露兜子、地菠萝、草菠萝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以露兜子为名。云:“露兜子产广东,一名波罗,生山野间,实如萝卜,上生叶一簇,尖长深齿,味、色、香具佳……又名番娄子,形如兰,叶密长大,抽茎结子......
  • 《中药大辞典》:萆薢拼音注音Bì Xiè别名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赤节(《别录》),白菝葜(《日华子本草》),粉萆薢(《本草从新》),金刚、硬饭团(《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山田薯、土薯蓣(《泉州本草》),麻甲头(《广......
  • 《中国药典》:萹蓄拼音注音Biǎn Xù别名扁蓄、大萹蓄、鸟蓼、扁竹、竹节草、猪牙草、道生草英文名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叶茂......
  • 拼音注音Bì Má别名红蓖麻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见“蓖麻子”)、根及叶入药。夏秋采根及叶,分别晒干或鲜用。性味叶:甘、辛,平。有小毒。根:淡、微辛,平。功能主治叶:消肿拔毒,止痒。治疮疡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