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输液三分之一患者并不需要

    哈尔滨6岁女童刘思辰因普通感冒而接受了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的输液治疗,却不幸死亡。事件主因是“欣弗”存在质量问题,但一位高年资儿科医生则告诉记者,就这个病例而言,实际上没有必要给患儿输液、使用抗生素。

    “医生,我感冒发烧,要输液!”一部分患者在就诊时越来越直截了当的要求,让各大医院的医生纷纷摇头,“病人不该给自己开方子啊。”

    门急诊室医生的无奈

    今年夏天,随着门急诊量屡破纪录,各大医院输液室更是人满为患。对此,多家医院门、急诊主任对记者表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需要、也不应该输液。”

    市六医院内科张医生在急诊值班时遇见一个40岁的男患者,明确诊断为普通感冒,患者却坚决要求输液治疗。张医生试图劝说患者:“感冒是有一定周期的,你没必要输液,而且侵入性的输液并不一定很安全。”但患者非但不听医嘱,还阻挠她继续为其他病人治疗。5分钟后,看着越来越多的病人,张医生只得给他开出输液单,为他补充维生素C,以息事宁人。“只要有这么几个病人,就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诊疗秩序。”张医生说。

    输液非快速见效代名词

    不知道何时开始,在不少患者眼里,输液错误地成为了快速见效的代名词。对于这一状况,医患双方都有责任:一方面,医院前些年对输液、对抗生素从认知到使用,均有欠规范;另一方面,人们渴求尽快摆脱疾病,尤其是竞争社会中,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治疗必须“提速”。

    过度输液、抗生素滥用事实上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最极端的例子发生在前不久的“欣弗”药物不良事件中:7月27日,哈尔滨6岁女童刘思辰因普通感冒而接受了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的输液治疗,却不幸死亡。事件主因是“欣弗”存在质量问题,但一位高年资儿科医生则告诉记者,就这个病例而言,实际上没有必要给患儿输液、使用抗生素。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明确表示:在临床上,根据病人的病情,能够不吃药的,不要开处方;能够口服给药的,不要肌肉注射;能够肌肉注射的,不要静脉用药,“这样,可以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当医生们认识到过度输液和滥用抗生素的不良后果,并准备纠正这一现象时,患者却没有获得相关知识,一时难以接受。

    儿童医学中心的尝试

    一些医院试图着手改变这个状况。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普通内科门诊,医院在重申静脉输液指征的同时,还制定出每个医生每班开6张输液单的参考指标。“允许医生超标,但每一张单子超标的理由必须充足。”门诊办公室主任岳孟源教授补充说,这一指标是根据以往就诊记录计算得出的:儿中心普通门诊一半以上都是感冒患者,其中至少50%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途径给药。这一指标使得儿中心在今夏门急诊量屡创新高的时候,输液量也保持了平稳:日平均3000人次的门诊中,仅有不到20%患者接受了输液治疗。

    “拒绝过度输液,最初非常困难。”岳主任指的难处来自医院内外。为说服部分患儿家长,医生们进行了耐心的解释。一时间,不仅患者投诉增加,一些医生也对大量“吃力的讲解”心生怨言。但这项措施坚持一年后,越来越多患儿的家长们接受了医生的理念。(转载自《文汇报》)

更多中药材
  •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
  •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