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落葵花

    《中药大辞典》:落葵花拼音注音Luò Kuí Huā出处

    《国药的药理学》

    来源

    为落葵科植物落葵

    功能主治

    花汁为清血解毒药。解痘毒,又治乳头破裂。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落葵花拼音注音Luò Kuí Huā出处

    出自《国药的药理学》

    来源

    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sella alba L.[B.rubr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节花开时采摘,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地区。

    资源分布: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北方少见。

    原形态

    一年生缠绕草本。全株肉质,光滑无毛。茎长达3-4m,分枝明显,绿色或淡紫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 ;叶片宽卵形、心形至长椭圆形,长2-19cm,宽2-16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间或下延,全缘,叶脉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23cm,单一或有分枝;小苞片2,呈萼状,长圆形,长约5mm,宿存;花无梗,萼片5,淡紫色或淡红色,下部白色,连合成管;无花瓣;雄蕊5个,生于萼管口,和萼片对生,花丝在蕾中直立;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具多数小颗粒突起。果实卵形或球形,长5-6mm,暗紫色,多汁液,为宿存肉质小苞片和萼片所包裹。种子近球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

    性味

    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

    凉血解毒。主痘毒;乳头破裂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

    临床应用

    花汁为清血解毒药。解痘毒,又治乳头破裂。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uān Tónɡ Pí别名茨楸、棘揪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的树皮。全年可采,以春季为好,晒干。生境......
  • 拼音注音Chuān Lí别名棠梨刺来源蔷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消食积,化瘀滞。主治肉食积滞,消化不良,泄泻,痛经,产后瘀......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楝子拼音注音Chuān Liàn Zǐ别名金铃子、川楝实英文名FRUCTUS TOOSENDAN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
  • 别名木里仙来源榛科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tchuensis Franch.,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中南及西南各省。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健胃。主治食欲不佳。用法用量7~8钱,......
  • 别名土大黄来源蓼科川滇大黄土Rumex hastatus D. D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四川、云南。性味酸、涩、微辛,温。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润肺止咳。主治感冒,咳嗽,水肿,痰喘。用法用量0.5~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