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假地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地豆拼音注音Jiǎ Dì Dòu别名

    异叶山蚂蝗、田吊子、血筋草、拐仔草、铺地藤、乌蝇羽

    来源

    豆科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phyllum (Willd.)D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

    淡,凉。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散瘀消肿。主治泌尿系结石,跌打瘀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假地豆拼音注音Jiǎ Dì Dòu别名

    假番豆

    出处

    《陆川本草》

    来源

    为豆科植物密子豆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山边及屋边草地。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

    原形态

    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茎柔弱,成丛,卧地或扩展,被毛,长30~60厘米。3出复叶;具小托叶;小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3厘米,侧生小叶常较小或有时缺,先端钝,两面均被紧贴的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疏离;小苞片卵形,膜质,锥尖,被毛及有线条;花柄被毛,长为萼的2~3倍;萼长约2毫米,钟形,5深裂,上面2裂齿合生为一;花冠淡紫色,长约4毫米,旗瓣圆形,翼瓣与龙骨瓣连着;雄蕊2体;子房无柄,花柱内曲,柱头头状。荚果矩圆形,膨胀,长6~10毫米,稍被毛,有很细的横脉纹,成熟后变为黑色。种子6~8颗,肾形。花期8月。

    性味

    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

    消肿解毒,清热利水。治小便癃闭,砂淋,白浊,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丁香拼音注音Bái Dīnɡ Xiānɡ别名麻雀粪、家雀粪、树麻雀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粪便入药。山麻雀Passer rutilans Temm.的粪便也作白丁香用。生境分布......
  • 拼音注音Bái Sān Qī别名打不死、还阳参、三面七、接骨丹、三步接骨丹、三匹七。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豌豆七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晒干用或鲜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岩石上的腐殖土或石隙,常生在石灰岩地区.分布陕西、河南、湖北......
  • 拼音注音Bái Sān Qī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碗豆七的根。性味味苦涩,性凉。功能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拼音注音Bái Sān Bǎi Bànɡ别名红三百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秋季采集。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间。分布于云南等地。原形态宿根直立草本,高约15厘米。根长圆锥形。基生叶有长柄,淡绿色微带红晕,叶片阔心形......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九股牛别名牛角七、蜜油参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丛林楤木Aralia dumetorum Hand.-Mazz.,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微甘,平。功能主治托毒外出,补中益气。用于淋巴腺炎,疖,痈,慢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