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黄花独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独蒜别名

    土白及[广西]、粉口兰

    来源

    兰科黄花独蒜Spathoglottis pubescens Lindl.,以块茎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广东、贵州、台湾。

    功能主治

    补肺,止咳,生肌,敛疮。

    用法用量

    3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黄花独蒜拼音注音Huánɡ Huā Dú Suàn别名

    老鸦蒜、土白芨、白芨、冰梨子

    英文名all-grass of Pubescent Spathoglottis出处

    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苞舌兰的假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athoglottis pubescens Lindl.[S. fortunei Lind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2700m的山坡岩石上、路旁或田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苞舌兰,陆生植物。假鳞茎扁球形,具1-3叶。叶片狭披针形,通常长20-30cm,宽1-1.7cm(-4.2)cm,先端渐尖,具柄。花葶纤细或粗壮,高达50cm,被短柔毛;花苞片披针形,长5-9mm,被柔毛;总状花序顶生,疏生2-8朵花;花梗(连子房)长2-2.5cm,被柔毛;花黄色;萼片椭圆形,长1.2-1.6cm,宽5-7mm,先端略钝,背面常被毛;花瓣长圆形,与萼片等长而较宽,先端钝,唇瓣3裂,侧裂片镰状长圆形,外伸,中裂片倒卵状楔形,比侧萼片长,具爪,爪上有2个半圆状、肥厚的附属物,基部被长柔毛,从基部到先端具3条龙骨,中央1条肉质状隆起;合蕊柱长约8mm,两侧具翅。花期6月。

    归经

    心;肺经

    性味

    苦;甘;性寒

    功能主治

    补肺;止咳;清热解毒。主肺痨;咳嗽;咳血;咯血;痈疽疔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1.《新华本草纲要》:有补肺、止咳、生肌、敛疮的功能。用于肺结核、咳嗽、疔疮、痈疽疮毒。

    2.《植物名实图考》:黄花独蒜,生云南山中,根如小蒜,叶似初生叶而窄。又似虎头兰叶而短。有皱、傍发箭,开五瓣黄花,紫红心,似兰花白及辈。而瓣圆短。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Dài Cǎo别名雀儿菜、野养菜、米花香荠菜。出处本品系地方性草药,其原植物碎米荠之名始见于《野菜谱》,云:“碎米荠,如布谷,想为民饥天雨粟,官仓一日一开放,造物生生无尽藏,救饥,三月采,止可作齑。“在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中......
  • 《中药大辞典》:白常山拼音注音Bái Chánɡ Shān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或展枝玉叶金花的根。8~10月采挖,晒干。原形态①玉叶金花又名:鹅儿花。常绿蔓状小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披柔毛。单叶对生,具短柄;叶膜......
  • 《中国药典》:白扁豆拼音注音Bái Biǎn Dòu别名火镰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英文名SEMEN LABLAB ALBUM来源本品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 拼音注音Bái Biǎn Dòu Pí别名扁豆壳来源即白扁豆的种皮性味甘,微温。功能主治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能健脾利水,但无壅滞之弊。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别名托柄菇、平缘托柄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托柄菇Amanitopsis volvata 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性味苦,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