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橄榄仁

    《中药大辞典》:橄榄仁拼音注音Gǎn Lǎn Rén出处

    《纲目》

    来源

    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种仁。收集果核,击碎核壳,取出种仁,晒干。

    性味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淡。"

    功能主治

    润燥,解鱼、酒毒。

    ①《开宝本草》:"研敷唇吻燥痛。"

    ②《医林纂要》:"润肺,解酒,解鱼虫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润肺,解毒,杀虫,稀痘,制鱼腥。"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橄榄仁拼音注音Gǎn Lǎn Rén英文名seed of White canarium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Pimela alba Lour.]

    采收和储藏:收集果核,击碎核壳,取出种仁,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橄榄 常绿乔木,高10-20m。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树皮淡灰色,平滑;幼枝、叶柄及叶轮均被极短的柔毛,有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11-15,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秃净,网脉两面均明显,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略粗糙。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与叶等长或略短;萼杯状,3浅裂,稀5裂;花瓣3-5白色,芳香,长约为萼之2倍;雄蕊6,插生于环状花盘外侧;雌蕊1,子房上位。核果卵形,长约3cm,初时黄绿色,后变黄白色,两端锐尖。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归经

    肺;脾;胃经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润燥;醒酒;解毒。主口唇燥痛;醉酒;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敷。

    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研敷唇吻燥病。

    2.《医林纂要》润肺,解酒、解鱼虫毒。

    3.《随息居饮食谱》:润肺,解毒,杀虫,稀痘,制鱼腥。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别名藤杜仲[云南丽江]来源卫矛科刺果藤仲Euonymus acanthocarpus Franch. var. scandens (Loes.) R. A. Blak.,以藤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主治风......
  • 别名绿南星、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莲、蛇芋头来源天南星科刺柄南星Arisaema asperatum N. E. Brown,以块茎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功能主治有毒。祛痰止咳,镇痛。并治劳伤,痈疽。用法用量外敷治痈疽。摘录《全......
  • 拼音注音Cì Bǐnɡ Lián Zuò Jué别名刺柄观音座莲英文名Wall Angiopteris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刺柄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muralis c......
  • 拼音注音Cì Bǎi别名山刺柏、刺柏树、短柏木来源柏科刺柏Juniperus taiwaniana Hayata, epith mut.,以根入药。生境分布陕西、甘肃、山西、福建、江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主治麻疹,身热不退。用法用量4~5......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栗子拼音注音Cì Lì Zi别名细梗蔷薇来源蔷薇科刺栗子Rosa graciliflora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性味甘、酸、微涩,平。功能主治止痢消肿。主治痢疾,痔疮。用法用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