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对叶散花

    拼音注音Duì Yè Sàn Huā别名

    猪婆子藤、小鱼辣树

    出处

    《湖南药物志》

    来源

    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茎、叶、根。茎、叶,生长旺盛时采收;根,全年可采。晒干。

    生境分布

    野生于山地灌木林中。分布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2~4米。小枝上部具柔毛。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三角状尖锐细锯齿,上面疏生粗糙的星状毛,下面较密;叶柄短,被淡黄色长柔毛,基部有钻形托叶2枚。聚伞花序顶生,具5条分枝,直径2.5~4厘米;花萼短筒状,具5齿,外面密被星状毛,宿存;花冠5裂,裂片辐射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上,略突出于花冠之外;子房下位,密生绒毛,花柱短,柱头尖,3裂。核果,扁卵状椭圆形,红棕色,疏被星状毛。花期5月。果期9月。

    性味

    平,涩,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祛湿止痒。

    复方

    ①治风寒湿痹:宜昌荚蒾三钱,木防己八钱,豨莶草五钱,摇竹消三钱。水煎服。

    ②治脚丫湿痒:宜昌荚蒾叶捣汁,搽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Bèi Yánɡ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春、夏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广西等地。原形态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毛,或仅边缘有细柔毛。单叶互......
  • 别名驳骨丹、独叶埔姜、白鱼号、白花洋泡来源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狭叶醉鱼草Buddleja asiatica Lour.的全株。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行气活血。用于妇女产后头风痛、胃寒作痛,风湿关节痛,......
  • 拼音注音Bái Bèi Qīnɡ Jiá Yè英文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 var.hypoleuca Hemsl.ex Rehd.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白粉青荚叶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
  • 拼音注音Bái Jiāo Xiānɡ别名枫香脂(《唐本草》),枫脂(《通典》),白胶(《儒门事亲》),芸香(《本草原始》),胶香(《国药的药理学》)。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脂。选择生长20年以上的粗壮大树,于7~8月间凿开......
  • 拼音注音Bái Zhī Má别名白油麻(《近效方》),白胡麻(《纲目》)。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白色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水分5.42%、油量52.75%、蛋白质22.69%、粗纤维7.57%、糖类6.30%、灰分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