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草本三角枫

    《中药大辞典》:草本三角枫拼音注音Cáo Běn Sān Jiǎo Fēnɡ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川滇变豆菜全草。秋季采收。

    性味

    微苦,温。

    功能主治

    祛风湿,利筋骨。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草本三角枫拼音注音Cáo Běn Sān Jiǎo Fēnɡ别名

    变豆菜、肺形草、山芹菜

    英文名Herb of Szechwan-Yunnan Sanicle出处

    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滇变豆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nicula astrantifolia Wolff ex Kres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全株无毛。根粗短,有多数细长支根。茎直立,上部立,上部2-4叉状分枝。基生叶叶柄长5-20cm,基部有宽膜质鞘。叶片近革质,心状三角形成圆肾形,长2.5-8cm,宽2.5-9cm,掌状三溶裂,中间裂片宽倒卵形,侧面裂片鞭形卵状披针形,有时又有1-2深缺刻,边缘有粗圆锯齿,齿端有短尖头,掌状脉3-5。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数个,线形;伞辐少数;小总苞片7-10,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约10个;萼齿线状披针形;花瓣倒卵形,白色或粉红色;花柱向外展开。双悬果倒圆锥状,长约2mm,下面皮刺短,上部皮刺呈钩状,金黄色或紫红色;分生果横剖面呈圆形,胚乳腹面平直,油管小,不明显。花、果期7-10月。

    归经

    归肝经

    性味

    味辛;微苦;性曙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汤外洗。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Huà Pí别名刻因托斯(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生境分布生于河滩、山谷或针叶林缘。分布新疆北部。原形态疣枝桦,又名:疣桦。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由数层......
  • 《中药大辞典》:白梅拼音注音Bái Méi别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性味酸涩咸,平。①《日华子本草》:“暖,无毒。“②《纲目》:“酸咸,平,......
  • 拼音注音Bái Méi Huā别名绿萼梅(《纲目拾遗》),绿梅花(《药材学》)。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摊置席上,晒干。雨天可用炭火烘干。性状干燥花蕾,呈圆球形,直径4~8毫米,基部常带有小梗。苞......
  • 拼音注音Bái Duàn来源椴树科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以树皮、根。生境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痨伤初起:树皮或根半斤,水煎,加红糖,冲黄酒或白酒,早晚饭前分服。久咳:根7~8钱,晒干蜜炙,水煎,......
  • 拼音注音Bái Nán Mù别名美人柴、粘柴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刨花润楠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pauhoi Kanehira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用宽刨刀刨成宽约4cm的薄片,晒干备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