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二十二、Duchene- Erb氏综合征

    又称,上颈神经根综合征;臂丛上部麻痹。

    【病因和机理】

    分娩时头臂牵引致臂神经丛麻痹引起者较多。成人多因外伤、颈椎病等致第五和第六颈神经根损伤,引起肩胛和臂部肌肉麻痹。

    【临床表现】

    上肢前臂呈伸展状下垂,肩及上臂肌肉萎缩。感觉障碍主要分布于三角肌、前臂桡侧及拇指的外侧半。

    【鉴别诊断】

    (一)颈部外伤(neck trauma) 多由自上而下的外力牵拉所致。如肩扛重物时的牵拉伤。出现颈肩、肩胛部、前胸及上肢的疼痛,以及相应肌肉的麻痹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所属神经分配区出现感觉障碍。

    (二)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 多见于40岁以后成年人,症状呈渐进行性加重,起初往往以感觉障碍为主,表现颈、肩、臂部沉重感,麻木与疼痛,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出现相应颈神经支配区域肌肉的麻痹、萎缩。颈椎病变以间盘侧后突出、钩突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多见。

    (三)颈部多发性神经根炎(neck multiple rediculitis) 此病往往有前驱感染病史,累及多个神经根,不仅仅只表现为臂丛上部综合征,还可出现臂丛下部综合征和臂丛中部综合征,表现为手与手指的屈曲、背伸功能障碍,上臂、前臂及手的尺侧缘感觉障碍等。此症多累及双侧颈神经根。

    (四)颈髓病变 颈髓空洞症、颈髓内肿瘤等可出现本综合征,此外尚有脊髓半侧综合征。感觉障碍呈脊髓空洞症型分离性感觉障碍。

    (五)大脑皮质局限性病变可引起类似臂丛神经根症候群的Duckene-Erb氏型 这种感觉障碍见于头部外伤及脑肿瘤。

更多中医书籍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