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温。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补续筋骨中之脂膏。安五脏,实脏中之脂膏。五缓六急,调和筋骨。风寒湿痹,漆得寒反坚,得湿反燥,故能除寒热也。生漆去长虫。生漆着人肌肤即腐烂,故亦能腐虫。久服,轻身耐老。漆入地不朽,其质耐久,故有此效。
此以质为治。漆,树脂也。凡草木之服最韧而不朽者,莫如漆。人身中非气非血而能充养筋骨者,皆脂膏也。气血皆有补法,而脂膏独无补法,则以树之脂膏力最浓者补之。而脂膏之中,凡风寒湿热之邪,留而不去者,得其气以相助,亦并能驱而涤之也。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味辛温。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补续筋骨中之脂膏。安五脏,实脏中之脂膏。五缓六急,调和筋骨。风寒湿痹,漆得寒反坚,得湿反燥,故能除寒热也。生漆去长虫。生漆着人肌肤即腐烂,故亦能腐虫。久服,轻身耐老。漆入地不朽,其质耐久,故有此效。
此以质为治。漆,树脂也。凡草木之服最韧而不朽者,莫如漆。人身中非气非血而能充养筋骨者,皆脂膏也。气血皆有补法,而脂膏独无补法,则以树之脂膏力最浓者补之。而脂膏之中,凡风寒湿热之邪,留而不去者,得其气以相助,亦并能驱而涤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