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凡例

    作者: 徐大椿

    ●、录此百种,原以辨明药性,阐发义蕴,使读者深识其所以然,因此悟彼,方药不致误用,非备品以便查阅也。览者勿以不载常用之药为疑。

    ●、诸药有独具之性者,则用详解。其兼长可互见者,俱不重出,推类自明。

    ●、此解亦间有与前之相同者,但彼只释其所当然,而未推测其所以然。知所当然,则用古之方,能不失古人之意;知所以然,则方可自制,而亦能合古人制方之义也。故此解皆着其所以然之故,而浅近易晓者则略焉。

    ●、所解诸药,乃就市中所有,审形辨味,以合经义。至古今土产各殊,或有尚非正义与尚有遗义者,则俟知者正之。

    ●、诸药有所出地名,杂以后汉时郡县,陶隐居疑为仲景、元化等所记。是《本经》所载,已不皆神农以来所产之地矣。今之所产,又大半非汉时所产之地。欲尽考其实,固无从也,故不复列而解之。

    ●、本经所载,一名甚多,因无可解,故亦不列。

    ●、品第及字样,俱依明重刻宋大观刊唐慎微本所载白字《本经》。考陶隐居本草,有朱书墨书之别,朱书为《神农本经》,墨书为《名医别录》。开宝间重定印本于《本经》易朱书为白字,《大观》本遵之。虽未必无传讹,而取其古,犹胜于近刻也。

    ●、详解只此百种,余亦颇有略为解者,以资人者浅,一概不存。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杨时泰
  • 作者:
    唐宗海
  • 作者:
    刘宋、雷学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