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读后

    杨大华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卫生院

    “在众多的中医方剂类图书中,人民卫生出版社新推出的《皕一选方治验实录》又有什么与众不同呢?”这是我收到陶御风先生寄来的新作时的想法。带着这个想法,我翻阅了此书并找到了答案。

    全书注重一个“选”字。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方,二是选案。选方是通过调查研究,制订筛选方案,从近10万首古方中选出581首临床实用的方剂,而不是方剂词典或专病专方。因此,本书的编写首先是“淘方”,而不是单纯地“录方”。选案则更是严格要求,力求选择原方应用的验案,对有加减药味的也控制在一定范围。就所选的医案来看,大多是出自古今临床名家之手。而且,所录的医案均取自历代医籍。无疑,从来源上保证了医案的高品质。书中“治验实录”分为“中医病证医案”和“西医病症医案”,这也给人别开生面之感。其实,不论是选方还是选案,都实实在在地考验着编写者的眼光。

    第二个与众不同的是,本书是建立在前期科研课题基础上的,可以说是科研工作的继续或进一步展开。如果从更广的视野来看,《皕一选方治验实录》就是“中医古方筛选方案和利用研究”课题的“二期工程”。没有前期的铺垫工作,自然不会有本书的问世。这些科研因素大大地增加了本书的学术“含金量”,而这种“含金量”也是许多方剂书籍所不能比拟的。阅读中,我也切实感受到陶老师和史老师两位文献学家的深厚内功。

    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编者也处理得比较好。比如:整个编排次序由汉唐渐近,给人以清爽的感觉;“中医病证医案”的医案标题突出主症,“西医病症医案”则为明确的西医诊断;每首方的药物名称特意用黑体字标出以醒目,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书后详尽的中西医病证(症)索引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查阅和利用,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

    收到此书尚不足一个月,预感到它会成为个人临证的“金拐杖”,成为遇到疑难时最想查阅的工具书。日前,遇到一例心烦失眠的病人,我打算用黄连阿胶汤。于是,我开始翻阅此书来参考。该方关于心烦失眠的诸多验案扑面而来。其中,舌象和脉象的记载也各不相同。当时想:要是有按语之类的多好啊!可转念一想,“编者按”之类何尝不是双刃剑?它既能启发读者,也一样能误导人。不加按语,让人自己去思考和借鉴正是“实录”的本旨!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的最佳读者应该是有一定临证阅历的医生,而决非初学者。临证时顺手翻阅一下这些名家妙手的经验,一定能增加开方的底气和信心。

    2011年之初能收到这份珍贵礼物,真让人喜出望外。

更多中药材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
  •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
  • 一,胃肠积滞有内热,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宝宝喝水少,蔬菜吃的少,进食纤维素的含量很低,肠蠕动弱,会造成大便秘结。三,宝宝拒绝排便,因为肛门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疼痛,所以拒绝排便。长期不排便可导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恶性循环。......
  •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较差,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建议饮食易消化,适当摄入蛋白类食物,少吃油腻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千万不能暴饮暴食。第三,饭后要尽量适当活动,避免......
  •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