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雷真君曰∶有病必须察色,察色必须观面,而各有部位。不可不知。
面之上两眉心,候肺也。如色红则火,色青则风,色黄则湿,色黑则痛,色白则寒也。
两眼之中为明堂,乃心之部位。
明堂之下,在鼻之中,乃肝之部位。
肝位之两傍以候胆也。鼻之尖上以候脾。
鼻尖两傍以候胃。两颧之上以候肾。
肾位之上以候大肠。
肝胆位下,鼻之两傍,以候小肠。
肺位之上为额,以候咽喉。
额之上以候头面。心位之傍,以候膻中。
鼻之下人中,以候膀胱。
三焦无部位,上焦寄于肺,中焦寄于肝,下焦寄于膀胱。
其余各部位,俱照《灵枢》无差错也。
五色之见,各出于本部,可照五色以断病。一如肺经法断之,无不神验。但其中有生有克。如青者而有黄色,则木克土矣;红者而有黑色,则水克火矣;黄者而有红色,则火生土矣;黑者而有白色,则金生水矣。
克者死,生者生也。治之法,克者救其生,生者制其克,否则病不能即瘥。然其中有从内出外,有从外入内。从内出外者,病欲解而不欲藏;从外入内者,病欲深而不欲散。欲解者病轻,欲深者病重也。治之法,解者助其正,深者逐其邪,否则病不能遽衰。
男女同看部位,无有分别,《灵枢》误言也。但内外何以别之?色之沉而浊者为内,色之浮而泽者为外也。五色既见于部位。必细察其浮沉,以知其病之钱深焉;细审其枯润,以观其病之生死焉;细辨其聚散,以知其病之远近焉;细观其上下,而知其病之脏腑焉。
其间之更妙者,在察五色之有神无神而已。色暗而神存,虽重病亦生;色明而神夺,虽无病亦死。
然有神无神,从何辨之?辨之于色之黄明。倘色黄而有光彩,隐于皮毛之内,虽五色之分见,又何患乎。此观神之法,又不可不知之也。
《女科宝鉴》是以中医方法论述女性生殖器相关疾病的探索性新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七十多种常见女性生殖器相关病证,其中包括女科杂病、性病、月经病和中医药避孕、中医药抗早孕等。各病证以病机要点为中枢,展开对理、证、法、方、药的论述,同时,引进中医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临床指导性和收藏价值。
纵览全书,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全书共约25万字。
读者对象: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及广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雷真君曰∶有病必须察色,察色必须观面,而各有部位。不可不知。
面之上两眉心,候肺也。如色红则火,色青则风,色黄则湿,色黑则痛,色白则寒也。
两眼之中为明堂,乃心之部位。
明堂之下,在鼻之中,乃肝之部位。
肝位之两傍以候胆也。鼻之尖上以候脾。
鼻尖两傍以候胃。两颧之上以候肾。
肾位之上以候大肠。
肝胆位下,鼻之两傍,以候小肠。
肺位之上为额,以候咽喉。
额之上以候头面。心位之傍,以候膻中。
鼻之下人中,以候膀胱。
三焦无部位,上焦寄于肺,中焦寄于肝,下焦寄于膀胱。
其余各部位,俱照《灵枢》无差错也。
五色之见,各出于本部,可照五色以断病。一如肺经法断之,无不神验。但其中有生有克。如青者而有黄色,则木克土矣;红者而有黑色,则水克火矣;黄者而有红色,则火生土矣;黑者而有白色,则金生水矣。
克者死,生者生也。治之法,克者救其生,生者制其克,否则病不能即瘥。然其中有从内出外,有从外入内。从内出外者,病欲解而不欲藏;从外入内者,病欲深而不欲散。欲解者病轻,欲深者病重也。治之法,解者助其正,深者逐其邪,否则病不能遽衰。
男女同看部位,无有分别,《灵枢》误言也。但内外何以别之?色之沉而浊者为内,色之浮而泽者为外也。五色既见于部位。必细察其浮沉,以知其病之钱深焉;细审其枯润,以观其病之生死焉;细辨其聚散,以知其病之远近焉;细观其上下,而知其病之脏腑焉。
其间之更妙者,在察五色之有神无神而已。色暗而神存,虽重病亦生;色明而神夺,虽无病亦死。
然有神无神,从何辨之?辨之于色之黄明。倘色黄而有光彩,隐于皮毛之内,虽五色之分见,又何患乎。此观神之法,又不可不知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