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防风饮子

    《兰室秘藏》卷上:防风饮子处方

    细辛3分,蔓荆子3分,葛根5分,防风5分,当归身7分半,炙甘草1钱,黄连1钱,人参1钱。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

    去内热火邪。主倒睫拳毛;白眼痛。

    用法用量

    《原机启微》有黄耆,无黄连。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参、甘以补其气,归身以濡其血,黄连以清其火,防、葛以散风热,细辛入少阴而润肾,蔓荆走头面而升阳。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普济方》卷三六一:防风饮子处方

    防风、羌活、白附、甘草、川芎、白茯苓、全蝎、人参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变蒸惊悸,焦啼(??)乳,手足抽掣。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加钩藤同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赤水玄珠》卷十二:防风饮子处方

    黄耆、附子、甘草、苍术、陈皮、羌活、防风、桔梗各等分。

    功能主治

    痹证,项筋急痛,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二《幼幼新书》卷三十七引《惠眼观证》:防风饮子处方

    防风1两,甘草1两(炙),连翘1两,山栀子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风虚疮癣。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5分,煎3-5沸,去滓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七引《惠眼观证》《张氏医通》卷十五:防风饮子处方

    蔓荆子1钱半,黄耆(生)1钱半,黄连1钱半,甘草(炙)1钱,防风1钱,葛根1钱,细辛3分。

    功能主治

    倒睫拳毛,眦睑赤烂。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防风饮”。

    虚人,加人参1钱,当归7分。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良姜2钱。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上药同熬成汤,滤净,下羊肝酱同取清汁,入胡椒5钱。另羊肉切片,羊尾子1个,羊舌1个,羊腰子1付,各切甲叶,蘑菇2两,白菜一同下清汁、盐、醋调和。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处方真芝麻油2斤4两(浸后药,春5、夏3、秋7、冬10日),当归1两,川芎1两,防风1两,白芷1两,肉桂1两,木鳖仁49粒,蓖麻仁25粒,巴豆仁49粒,穿山甲7大片,槐枝30寸,柳枝30寸。制法上药油浸足日期,用文武火煎至药焦为度。以3-5......
  • 《重订严氏济生方》:阿魏丸处方木香(不见火)槟榔各15克 胡椒 阿魏(用醋化开,旋入)各7.5克制法上为细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饭,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气积、肉积,心腹臌满,结块疼痛。或引胁肋疼痛,或痛连背膂,不思饮食者。用法用量每......
  • 处方川芎 当归 白术 赤茯苓 红花 阿魏 鳖甲尖(酥炙,研)各3克 大黄(酒炒)24克 养麦面30克(微炒)制法上药共为末。功能主治痞癖初起,腹中觉有小块,举动牵引作疼,久则渐大成形。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好酒酌量调稀服。摘录《外科正宗......
  • 《中国药典》:阿魏化痞膏处方香附20g 厚朴20g 三棱20g 莪术20g 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川乌20g 大蒜20g 使君子20g 白芷20g 穿山甲20g 木鳖子20g 蜣螂20g 胡黄连20g 大黄20g 蓖麻子20g 乳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