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性寒,无毒。入心、胞络、肝三经。
凉血和血,清解疮疡。宣发痘疹、通大小肠。治五疳以称善,利九窍而允藏。
紫草,凉而不凝,为痘家血热之要药。但痘证极重脾胃,过用则有肠滑之虞。
(见退骨蒸药)
味苦,性寒,入肝经。
凉血清营,散瘀通结,止痛消肿,用于痈疖。
《本草求真》曰∶“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味苦,性寒,无毒。入心、胞络、肝三经。
凉血和血,清解疮疡。宣发痘疹、通大小肠。治五疳以称善,利九窍而允藏。
紫草,凉而不凝,为痘家血热之要药。但痘证极重脾胃,过用则有肠滑之虞。
(见退骨蒸药)
味苦,性寒,入肝经。
凉血清营,散瘀通结,止痛消肿,用于痈疖。
《本草求真》曰∶“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