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湿痹、筋挛、膝痛,不可屈伸。
(黑大豆水浸出芽,约五寸长,使干之,名为黄卷。李时珍曰∶一法壬癸日以井华水浸大豆《金匮》薯蓣丸治虚劳不足,风气百疾,内用大豆黄卷,义可知矣。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重楼玉钥》(公元 1838 年)清.郑梅涧(枢扶)撰。四卷。一、二卷论喉病的证冶方药,三、四卷论喉病的针法。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湿痹、筋挛、膝痛,不可屈伸。
(黑大豆水浸出芽,约五寸长,使干之,名为黄卷。李时珍曰∶一法壬癸日以井华水浸大豆《金匮》薯蓣丸治虚劳不足,风气百疾,内用大豆黄卷,义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