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大小便。
(紫参《本经》名牡蒙,出河西及冤句山谷,今河中晋解齐及淮蜀州郡皆有之。苗长一二尺,茎青而细,叶似槐叶,亦有似羊蹄者。五月开细白花,似葱花,亦有红紫,而似水荭者。
根淡紫黑色,如地黄状,肉红白色,内浅皮深,三月采根,火炙干便成紫色。又云六月采,晒干用。)
《金匮》泽漆汤方,用紫参。本论云∶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纲目集解》云∶古方所用牡蒙,皆为紫参,而陶氏又以王孙为牡蒙,今用亦希。因《金匮》方有紫参,故存于此。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大小便。
(紫参《本经》名牡蒙,出河西及冤句山谷,今河中晋解齐及淮蜀州郡皆有之。苗长一二尺,茎青而细,叶似槐叶,亦有似羊蹄者。五月开细白花,似葱花,亦有红紫,而似水荭者。
根淡紫黑色,如地黄状,肉红白色,内浅皮深,三月采根,火炙干便成紫色。又云六月采,晒干用。)
《金匮》泽漆汤方,用紫参。本论云∶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纲目集解》云∶古方所用牡蒙,皆为紫参,而陶氏又以王孙为牡蒙,今用亦希。因《金匮》方有紫参,故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