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葛察判名采,阁中苦此疾,百药皆试,得此方服之取效,后虽发,屡服有验。
生地黄一斤,洗净细捣取汁,其滓再入好酒少许,又取汁令尽,附子一两半,炮,去皮脐,切作片子,入在地黄汁内,用银石器熬成膏,其附子取出焙干,更用干山药三两同为细末,却以地黄膏子和成剂,木臼内杵一、二十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渐加至五十丸,空心米饮吞下,神效!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葛察判名采,阁中苦此疾,百药皆试,得此方服之取效,后虽发,屡服有验。
生地黄一斤,洗净细捣取汁,其滓再入好酒少许,又取汁令尽,附子一两半,炮,去皮脐,切作片子,入在地黄汁内,用银石器熬成膏,其附子取出焙干,更用干山药三两同为细末,却以地黄膏子和成剂,木臼内杵一、二十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渐加至五十丸,空心米饮吞下,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