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升降阴阳,既济水火,平补心肾,及治下虚上盛。刘上舍名大椿子寿方。
破故纸(炒) 远志(去心) 白茯苓 益智仁(炒) 青盐(炒,别研,各一两) 菟丝子(酒浸)
上为细末,用 猪腰子一只,去膜,和酒研细,煮面作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食前盐汤或温酒下。如小便赤而少,煎车前子汤下;如心虚,精神不定,用茯神汤下;如夜间烦躁不得睡,用酸枣仁末调汤下;如心气盛塞,煎麦门冬汤下,日二服。一方去菖蒲,加熟干地黄二两,用羊腰子丸。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升降阴阳,既济水火,平补心肾,及治下虚上盛。刘上舍名大椿子寿方。
破故纸(炒) 远志(去心) 白茯苓 益智仁(炒) 青盐(炒,别研,各一两) 菟丝子(酒浸)
上为细末,用 猪腰子一只,去膜,和酒研细,煮面作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食前盐汤或温酒下。如小便赤而少,煎车前子汤下;如心虚,精神不定,用茯神汤下;如夜间烦躁不得睡,用酸枣仁末调汤下;如心气盛塞,煎麦门冬汤下,日二服。一方去菖蒲,加熟干地黄二两,用羊腰子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