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查古籍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治停寒痼冷,心腹刺痛,常系于脐腹间甚妙。梁县郑主簿涣传一方,用针砂如下法只入 砂半两,并不用余药。
针砂(四两,铁铫内火炒,用木或竹棒儿不住手搅,烟出尽为度,放冷) 白矾(半两)
砂(一钱) 粉霜(半钱)
上件白矾等三味同研为细末,与针砂拌和,只作一服,以水数点洒,用匙拌,摊令匀,浓皮纸为贴,阔二寸以上,长四、五寸贴之,外以帛子包,系疼处,或常系脐下,如觉大热,即再炒过,别入余药,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