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古今学者常言医书记诵之难,师亦屡困于教。乙丑秋,周公选堂见惠《时病论歌括新编》一卷,捧读之,爽于口,启于思,并能辅之于教而益之于学,诚佳作也!
先生世居汉阳莲花湖畔,水秀、山青、人雅,晚年以莲溪翁为号,以志地域之胜及慕敦颐之风,极富清趣。翁为鄂之通儒,精医术,工诗词,且能溶二首于一体,缀韵律于医术论着之中,但不落前人窠臼,医道阐述邃而密,歌括结构清而雅,理本轩歧,韵步元白,于时病一端,贤秘间加之,发少逸之蕴,思精义远,为临床家枕秘之。尤堪仰者,翁古稀之年还任职政协,关心国是,医术、医风高洁,恫瘝在抱,誉满乡里,赞声载于道,出诊不避嶮巇,不计报酬,不畏凶险,善决疑难,勇起沉疴,实杏林之贤达,文士之楷模也。余爱是书,亦爱其人其道,兹序数言于扉页,以示来学云耳。
丙寅夏·鄂·徐精诚于武汉职工医学院寓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