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概述】
下颌关节脱臼是由下合关节韧带松弛所致,造成下颌韧带松弛的原因有下合关节炎,下颌周围组织结缔增生,常与风湿因素有关。脱臼后病人语言,咀嚼功能障碍。
【手穴治法】
选穴;合谷。
操作:常规消毒后,直刺0.8寸左右,针感较强时,令患者大声咳嗽帮助复位。
资料:据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郑祥华副教授介绍;采用针刺合谷穴治疗8例下颌关节脱臼患者,采用上法其中7例1次立愈,1例年老体弱患者针刺1次后显效,仍感下颌关节活动障碍不适,次日再针1次而愈。举1例。
病例;张某,女,47岁。1968年8月11日,就诊。诊断:下颌关节急性脱臼。患者经针刺合谷穴下颌关节脱臼复位后诉说:昨天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喷嚏、至昨晚深夜时分,因连续猛力打喷嚏数声,下颌随即脱垂,不能回复,用手捧托下颌,彻夜未眠,至清晨即来求治。当即给予针刺左手合谷穴。治疗方法:当进针得气后,针感较强时,即令患者准备作大声咳嗽动作,在叫患者作大声咳嗽动作的一瞬间,迅速将针用力捻转,用突然强刺激手法,此时患者因受到突然的强刺激,自然由于难忍而猛然张口发出“呀”的一声,患者下颌向下猛力扩张牵拉,下颌关节即能随合口而自动复位。
按语;针刺合谷穴治疗下合关节脱臼,得气后针感不强时不应令患者作“咳”动作及急于行强力捻转泻法,否则针感不强,患者因感受刺激不大而作“呀”声张口不大,下颌向下扩张牵拉位置不大,仍不能达到复位效果。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概述】
下颌关节脱臼是由下合关节韧带松弛所致,造成下颌韧带松弛的原因有下合关节炎,下颌周围组织结缔增生,常与风湿因素有关。脱臼后病人语言,咀嚼功能障碍。
【手穴治法】
选穴;合谷。
操作:常规消毒后,直刺0.8寸左右,针感较强时,令患者大声咳嗽帮助复位。
资料:据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郑祥华副教授介绍;采用针刺合谷穴治疗8例下颌关节脱臼患者,采用上法其中7例1次立愈,1例年老体弱患者针刺1次后显效,仍感下颌关节活动障碍不适,次日再针1次而愈。举1例。
病例;张某,女,47岁。1968年8月11日,就诊。诊断:下颌关节急性脱臼。患者经针刺合谷穴下颌关节脱臼复位后诉说:昨天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喷嚏、至昨晚深夜时分,因连续猛力打喷嚏数声,下颌随即脱垂,不能回复,用手捧托下颌,彻夜未眠,至清晨即来求治。当即给予针刺左手合谷穴。治疗方法:当进针得气后,针感较强时,即令患者准备作大声咳嗽动作,在叫患者作大声咳嗽动作的一瞬间,迅速将针用力捻转,用突然强刺激手法,此时患者因受到突然的强刺激,自然由于难忍而猛然张口发出“呀”的一声,患者下颌向下猛力扩张牵拉,下颌关节即能随合口而自动复位。
按语;针刺合谷穴治疗下合关节脱臼,得气后针感不强时不应令患者作“咳”动作及急于行强力捻转泻法,否则针感不强,患者因感受刺激不大而作“呀”声张口不大,下颌向下扩张牵拉位置不大,仍不能达到复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