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概述】
口腔炎是由病毒感染或某种维生素缺乏以及口腔内毒素感染引起。病变在口腔内膜发生点片状溃疡。饮食、渴水,语言时发生疼痛。
【手穴治法】
针刺方法
方法1:
选穴:劳宫(双)
操作:用28号1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向手背方向直刺0.5~0.8寸,以针下满实,不涩不滞为度。留针30~60分钟,针下松滑为准。左右同刺。
资料:据山西省汾阳县张维劲医师介绍:其随父学医,运用劳宫穴治愈口舌生疮,鹅掌风不胜枚举。新病、实证多1~2次即愈,久病慢性病一般3~5次可愈。附1例。
董某,42岁。1987年4月8日就诊。患口疮已4年。现症:满口疼痛,舌淡尖绛。助颊内淡红,间有脱皮溃疡数处,小便清长,大便干稀交作,饮食欠佳,脉沉微数。处方:双劳宫穴。针后次日即愈强半,效不更方,再刺双劳宫穴,兼服知柏地黄汤2剂加肉桂9克,以善其后,从此痊愈未犯。
方法2:
选穴:内阳池。
操作:直刺0.3~0.5寸,得气后捻转数次。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用艾条灸10~20分钟。每日1次,每3次为1疗程。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概述】
口腔炎是由病毒感染或某种维生素缺乏以及口腔内毒素感染引起。病变在口腔内膜发生点片状溃疡。饮食、渴水,语言时发生疼痛。
【手穴治法】
针刺方法
方法1:
选穴:劳宫(双)
操作:用28号1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向手背方向直刺0.5~0.8寸,以针下满实,不涩不滞为度。留针30~60分钟,针下松滑为准。左右同刺。
资料:据山西省汾阳县张维劲医师介绍:其随父学医,运用劳宫穴治愈口舌生疮,鹅掌风不胜枚举。新病、实证多1~2次即愈,久病慢性病一般3~5次可愈。附1例。
董某,42岁。1987年4月8日就诊。患口疮已4年。现症:满口疼痛,舌淡尖绛。助颊内淡红,间有脱皮溃疡数处,小便清长,大便干稀交作,饮食欠佳,脉沉微数。处方:双劳宫穴。针后次日即愈强半,效不更方,再刺双劳宫穴,兼服知柏地黄汤2剂加肉桂9克,以善其后,从此痊愈未犯。
方法2:
选穴:内阳池。
操作:直刺0.3~0.5寸,得气后捻转数次。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用艾条灸10~20分钟。每日1次,每3次为1疗程。